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源成本核算——以汉中市为例

关键词:资源环境成本核算;生态服务价值;综合绿色GDP;汉中市;可持续发展

  摘要


随着地区社会经济的进步,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实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和谐发展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综合绿色GDP对于自然环境的价值做出了新的解释,自然环境不再只有提供物质资源的价值,而且还有提供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利用综合绿色GDP来评价一个地区和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科学的、客观的,打破了“经济增长靠消耗资源”这一传统GDP理论的局限性,对此深入研究和实践对加深人地关系研究和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科学、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

汉中市是传统的农业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509.7亿元,仅为陕西省的5.03%。但是,汉中市生态环境优越,植被覆盖率高,动植物物产丰富,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汉江段的水源地。为了实现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统一,本文首先核算了汉中市2001-2010年社会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和自然灾害补偿成本,核算了固碳释氧、土壤保持、涵养水源、净化空气这四项生态服务价值;然后,将这些全部纳入现行的GDP对其进行调整,得到了汉中市2001-2010年绿色GDP以及综合绿色GDP;最后,根据上述结果,结合汉中市实际情况,提出了汉中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主要结论如下:

(1)汉中市近十年自然资源成本呈现波动变化,总体趋势趋于减少。由于耕地大量转出,在2001和2002年自然资源价值量最大,分别为:8.69亿元、15.94亿元,比其他年份平均高出3-6倍,2001年土地资源成本为64993.3万元,2002年达到了137332万元。各县区中,汉台区和城固县自然资源成本较高,留坝县和佛坪县较低。

(2)汉中市近十年环境成本呈增加趋势,10年间增加了6.51亿元,年均增长为0.6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1.25%。大气污染治理成本、水污染治理成本、固体废弃物治理成本分别占总环境成本的7.13%、6.84%、86.03%,固体废弃物治理成本占了总环境成本的绝大部分,比重从2001年的79.78%增加到2010年的92.8%。

(3)汉中市近十年生态服务价值呈现增长趋势,但差别较大,年平均增长率为9.65%。土壤保持、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分别占生态服务价值总和的15.81%、65.52%、21.34%、0.34%。镇巴县和宁强县生态服务价值较高,占全市年均生态服务价值的14.83%和12.18%,汉台区最低,仅占全市的1.34%。佛坪县生态服务价值增长速率最高,年均增长速率为19.57%,略阳县增长速率最低,年均增长速率为7.45%。处于秦巴山区境内的镇巴县和佛坪县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最高,年均单位面积价值分别为333.51万元/km2、298.78万元/km2,处于汉江谷地境内的汉台区和城固县最低,年均单位面积价值分别为215.89万元/km2、267.44万元/km2。

(4)汉中市2001-2010年的绿色GDP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达到最高,为491.51亿元。绿色GDP占GDP比重趋于上升,但2002年、2008年和2010年较前一年有所下降。略阳县绿色GDP占GDP比重最低,仅为53.38%;镇巴县、留坝县绿色GDP占GDP比重较高,平均都在99%以上。

(5)汉中市2001-2010年综合绿色GDP呈波动增加趋势,10年间综合绿色GDP呈明显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1.49%。镇巴县和南郑县综合绿色GDP最高,佛坪县和留坝县最低,镇巴县和佛坪县年均增长速率最高,分别为14.23%和14.35%,宁强县和略阳县年均增长速率最低,分别为9.12%和9.68%。

(6)本文基于GDP、绿色GDP和综合绿色GDP对比分析得出,综合绿色GDP远远大于GDP和绿色GDP,生态服务价值占其中绝大部分。GDP占综合绿色GDP的比例逐年升高,从2001年的20.5%增加到2010年的31.83%。在增长率上,绿色GDP年均增长率>GDP>综合绿色GDP,GDP在2006年、2008年和2010年增长速率最快,在2002年和2004年最慢;绿色GDP在2003年和2005年增长速率最快,在2002年和2004年最慢;综合绿色GDP在2002年和2008年增长速率最快,2004和2006年最慢。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弥补了绿色GDP核算存在的缺陷,将生态服务价值纳入了核算体系,提出了综合绿色GDP这一核算概念,丰富了我国关于绿色经济核算的方法和理论;第二,在目前资源环境成本核算研究中多集中在由于经济发展而导致地区生态破坏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而本文选取了生态环境良好而经济发展较差的汉中市为研究目标,提出了这一类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