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合作学习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合作学习,化学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模式

  摘要

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教育是培养这种素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培养这种素质的主渠道。然而,由于我国目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使得学生相互之间缺乏效和沟通,排斥合作和互相帮助,形成了保守、封闭等狭隘心理。因此改变教学中个体学习方式及过度的竞争性奖励结构,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即“合作学习”,是值得研究的。 合作学习在我国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各类文献上所刊登的都是一些阶段性的成果,由于缺乏科学的合作学习理论指导,缺乏切合教学实际需要的合作教学策略,因此合作学习并未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鉴于此,笔者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查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化学教学,对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理论作些粗浅的探讨,并通过教学实践,确立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 本文旨在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期在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效协作能力以符合21世纪对教育和人才的需求。实践结果表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确实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都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 本文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在于:1。 较为系统的论述了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为合作学习在我国的继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2。通过教学实践提出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结构及操作程序,为化学教育工作者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合作学习的基本观点。论述了合作学习的含义、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及特点。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与开发过程中,一些著名的倡导者和研究机构创造了许多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鉴于我国的国情,这些模式不一定都适用,笔者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对这些模式进行筛选,提出了适合我国教育状况的合作学习模式,并在对其——进行分析和论述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出合作学习模式的基本特点。 第二部分:合作学习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笔者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以及教学实践经验等方面,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合作学习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主要体现在:1。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2。课堂教学活动要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3。从集体动力的角度看,合作学习的核心是当小组成员聚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工作的时候,靠的是团结的力量;4。作为社会的人,基本心理需要是关心和爱护、友谊和信任等。 第三部分: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构建,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合作学习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主要有民主和谐原则、社会性原则、交流默契原则、主体与原则、互信原则、教学分工原则、合作竞争相结合原则。 第四部分:模式的结构与动作程序 合作学习既然是一种教学模式,它“仅仅是特定条件下教学系统和功能的统一,”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合作学习模式的结构为: 制订合作学习目标的关键在于教师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分析教材中有利于合作学习的因素并在备课中具体体现出来;组织实施完成目标包括布置合适的学习任务、进行教为主导的启发性讲解、实行学为主体的灵活性合作;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和小组自评形式。此外,在模式结构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化学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模式操作程序,分别为以化学课外活动为主的合作学习、以实验探究为主的合作学习,以化学计算为主的合作学习、以化学用语为主的合作学习。每一种运作范围,有利于同行的借鉴。 第五部分:模式的应用示例 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和“溶解度的计算”两节课的教学设计为例,具体说明合作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情况。 第六部分:结论 通过对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探讨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得出了以下有意义的结论: 合作学习模式比单纯的班级教学更具有优势。它使班级成为真正的集体,它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它体现了教学活动的社会性。 合作学习模式对素质教育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基础 合作学习模式不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对初三年级来讲,主要基本要领和基础理论部分) 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科学、可行、有效的教学模式,从其教学效果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其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希望各位同行在此领域不断探索,以使其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