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温州大学人文学院614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与自由语素相对的是______语素。
【答案】不成词
【解析】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按照语素的构词能力标准,语素可以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两种,成词语素即自由语素,是指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能够单独成词,也能够跟其他语素组合成词。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必须跟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不成词语素义可分为两类,一类可以承担所组成的词的全部或部分基本意义,位置自由; 另一类不成词语素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是固定的,只表示一些附加的意义,又称词缀。
2. 普通话“远”的国际音标注音是( ),韵头是_____、韵腹是_____、韵尾是_____。
【答案】[yan]; u , a , n ,
3. 普通话的舌面元音中,属于前元音的是( )、( )、( )。
【答案】i ; a ; e
4. 现代汉语熟语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成语; 歇后语; 惯用语; 谚语
5. 语音的四要素是指度的大小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大点声说话! ”是指______大些。,“小孩儿说话声尖”“尖”是指______。
【答案】音长; 音强; 音高; 音色; 音强; 音高
【解析】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是语音的四要素。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颤动幅度的大小有关。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时间的久暂。音色又称音质,是指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6. 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一样,所以人类的思维_____具有普遍性,但通过对语言差异的分析又可以看到人类思维_____的特殊性。
【答案】能力; 方式
【解析】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是一样的,没有民族性,因而大脑的功能一一思维能力一也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一样,人类思维能力的普遍性与语言能力的普遍性是一致的。思维的过程伴随着语言的运用,语言的差异会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能力是全人类普遍的,但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的思维方式上会有所不同。
7. 音高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______,音强主要取决于发音体的______。
【答案】快慢; 颤动幅度的大小
【解析】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颤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8. 词汇的基本属性为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系统性、历史性、多源性
二、单项选择题
9. 下列语素是不成词语素的有:( )。
A. 亮
B. 为
C. 吗
D. 普
【答案】D
【解析】汉语语素根据能否单独成词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亮、为、吗均可单独成词,而“普”只能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10.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形来分类,下列汉字可归为同类的有:( )。
A. 永元
B. 资衣
C. 龙熊
D. 英勇
【答案】B
【解析】A 项分别为合口呼、撮口呼; B 项都是齐齿呼; C 项分别为合口呼、齐齿呼; D 项分别为齐齿呼、合口呼。
11.“双”字音的构成素音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答案】A
【解析】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双”的音节拼写为“shu āng" ,其中有声母“sh" 、韵母“u" 、韵母“ang ”三个音素。
12.下列句子中的“得”,属于助动词的是_____
A. 这件事我不想干,免得添麻烦。
B. 你不干也得干!
C. 老干那么多吃得消吗?
D. 没办法,这阵子大家都忙得晕头转向。
【答案】B
【解析】B 项中助动词“得”用在动词“干”后面,表示“必须”的意思; ACD 三项“得”都是用在动词后连接补语。
13.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比喻意义不是该词的固定义项的是( )。
A. 我们要避开市民出行的高峰。 ..
B. 党员要做党和广大群众联系的桥梁。 ..
C.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 ..
D. 他打着政府的招牌为自己谋利益。 ..
【答案】C
,而是比喻“改革开放的优越性”【解析】C 项的“春风”不是指“春天的风”。
14.“他喝下了一杯苦酒”用的是:( )。
A. 移就
B. 拈连
C. 比喻
D. 比拟
【答案】A
【解析】原句用了移就的修辞手法,移就是指有意识的把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苦”原本为描写“他”的心境,句中用以描述“酒”。B 项,拈连是指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C 项,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D 项,比拟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的辞格。
15.“他昨天去过北京路”中的“过”所表达的语法意义属于( )。
A. 时范畴
B. 人称范畴
C. 情态范畴
D. 体范畴
【答案】D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