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三军医大学应用心理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认为学习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的心理学家是( )。
A. 桑代克
B. 华生
C. 斯金纳
D. 华生
【答案】A
【解析】桑代克把动物和人类的学习过程定义为刺激和反应的联结,认为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尝试一错误一再尝试这样一个过程。桑代克就是通过猫的迷笼实验研究,提出了尝试一错误学习理论。
2.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将人分成四种类型:稳定内倾型、稳定外倾型、不稳定内倾型和不稳定外倾型,其中稳定外倾型相当于(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答案】A
【解析】艾森克以两个维度,即内倾与外倾,情绪的稳定与不稳定,把人分成四种类型:①稳定内倾型,表现为温和、镇定、安宁、善于克制自己,相当于粘液质; ②稳定外倾型,表现为活泼、悠闲、开胡、富于反应,相当于多血质; ③不稳定内倾型,表现为严峻、慈爱、文静、易焦虑,相当于抑郁质; ④不稳定外倾型,表现为冲动、好斗、易激动等,相当于胆汁质。
3. 记忆术之所以能起作用是因为它改善了长时记忆中信息的( )。
A. 获得
B. 存储
C. 提取
D. 组织
【答案】D
【解析】记忆术是通过形成内容中实际上不存在的联系来帮助长时记忆编码的策略。而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有:按语义类别编码:以言语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主观组织。所以,记忆术应该
属于其中的主观组织。
4.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在性质上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上。
A. 表象储备
B. 实践要求
C. 知识经验
D. 新颖程度
【答案】D
【解析】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是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不同划分的。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5. 婴儿最早获得的言语能力是( )。
A. 言语知觉
B. 言语表达
C. 言语反馈
D. 语言书写
【答案】A
【解析】在婴儿的前言语阶段(0~12个月)期间,婴儿的言语知觉能力、发音能力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逐步发展起来。
6. ( )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
A. 遗传素质
B. 社会环境
C. 生理成熟
D. 新的需要与原有心理发展水平的矛盾斗争
【答案】D
【解析】朱智贤认为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新需要与原有水平的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动力,也即心理发展的原因。
7. 于1948年首先用投射法对成就动机进行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
A. 麦克里兰德
B. 阿特金森
C. 默里
D. 布鲁纳
【答案】A
【解析】麦克兰德认为成就动机可以展现在人们的想象或幻想中,于是,他设计了一种投射测验一一主题统觉测验来测量个体的成就动机。
8. 如果某测验的效度系数是0.70,则该测验无法做出解释的变异比例为( )。
A.30%
B.49%
C.51%
D.70%
【答案】C
【解析】信度最高为效度系数的平方,所以信度系数为0.7X0.7-0.49,则变异系数为0.51,即测验无法做出解释的变异比例。
9.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姜还是老的辣”,说明( )。
A. 人越老越聪明
B. 老年人流体智力没有衰退
C. 老年人晶体智力还在发展
D. 老年人有个别差异
【答案】C
【解析】晶体智力是指一个人获得知识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言语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
25岁以后,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
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流体智力在30岁之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10.以下属于人格结构中自我调控系统的是( )。
A. 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
B. 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
C. 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体验
D. 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
【答案】C
【解析】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或自我调节)三个子系统所构成,因此也叫自我意识,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协调。
11.由于( )的作用,一个感受器细胞的信息输出,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输入,也取决于邻近细胞对它的影响。
A. 明暗对比
B. 视敏度
C. 视觉感受野
D. 侧抑制
【答案】D
【解析】侧抑制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相互抑制对方向上行发放神经冲动的现象。因此,单一感受细胞的神经电活动会受到周围细胞活动的影响。明暗对比是由光强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造成的; 视敏度,即视力,是指视觉器官对物体形态辨别精细程度的能力; 感受野是指能引起某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