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618新闻理论之西方新闻事业概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问答题
1. 简要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英国新闻传播新体制的影响。
【答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英国新闻传播新体制有深刻影响,具体表现在:
(1)时间跨度漫长。英国资产阶级新闻传播新体制的建立过程与其他国家相比是非常漫长的一一从1640年革命爆发到1868年新闻界国会报道权力的最终确立,整整经历了228个年头。一个国家新的社会传播事业的建立过程与这个国家的新社会制度建立过程是基本同步的。正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殊性一一旧的东西与新的东西总是纠缠在一起,内容与形式经常不统一,导致了资本元素缓慢地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封建的保守势力逐渐地退出历史的舞台。
(2)和平渐进方式。新体制建立的第二个重要特征是:这一历史的进程是以一种改良渐进的和平方式逐渐完成的。与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改良渐进方式相一致,英国资产阶级新传播体制的建立也是通过和平渐进的方式完成的。由于“光荣革命”,英国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治体制和议会内阁负责制,使得新旧两种势力的较量与斗争能够在一个稳定的框架里以和平的方式进行,新生的革命力量通过量的积累,以渐进的改革方式,一步步地向前推进。在这个进步的过程中,只有量变的缓慢积累,没有质变的暴烈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阶段性的质变是在不知不觉的量变中完成的。在新闻传播事业领域中也是如此,资产阶级通过不断的斗争,一步步地突破了封建的、保守的、集权的势力的封锁,跨越了从封建特许独占到“知识税’,、秘密津贴、司法煽动诽谤罪和禁止报道国会新闻的惯例等藩篱,逐渐地建立起一个新的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体制。
(3)成果持久稳定。正因为英国资产阶级新闻传播新体制的建立是通过改良渐进的和平方式完成的,因而新体制所取得的每一个成果虽费时甚长、获得缓慢,但却持久稳定。由于在反复的较量中人民大众亲身体会到了取缔反动专制出版制度的必要性,所以当英国资产阶级在1692年终于彻底地废止了封建的出版特许独占制度时,这一制度的重新恢复就变得很难了; 当人们对“知识税”深恶痛绝时,统治者最为明智的方法只能是换用司法的、行政惯例的或其他秘密的方法来加以替代,却不敢把通过法律形式废止的旧有管制方式再恢复起来了。于是,英国资产阶级和其他进步阶层通过不断的斗争进取,逐步冲破了封建集权和保守政府设置的一个个关隘,稳步地积累着改革的成果,以量变的方式逐渐取得了质变的实质内容,最后成功地建立起了一个具有英国特色的资产阶级新闻传播新体制。
2. 与传统新闻媒体相比,网络新闻媒体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答案】随着网络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它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也日渐激烈。经过近几年的
讨论与实践,学界和业界越来越达成一个基本的共识:网络媒体有优势也有不足。
(1)从网络传播技术的角度看,网络媒体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信息传播迅速及时。互联网的触角已几乎延伸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信息在网上的流通已经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为快捷。而且,网络媒体的信息发布可以随时更新,这就把网络传播的时效性发挥到了极致。
②全球传播。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任何国家的任何用户的观点,通过网络可以在瞬间传遍全球,只要这些信息具有足够的价值或吸引力,就可能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③海量信息。由于互联网将全世界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无比巨大的数据库,使网上的信息无所不有,无所不包,相对于传统媒体有限的信息量来说,可以说是“海量”的。
④多媒体化。报纸通过纸质媒介利用文字和图片传递新闻,广播以声音发送信息,电视借助声画播放节目。网络媒体在数字化技术基础上,综合多种媒体形式,实现了信息传输的多媒体化。所谓多媒体,就是指数据、文本、声音以及各种图像在数字化环境中的一体化。借助多媒体技术,网络媒体能对包括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在内的各种信息做数字化处理,从而使网络兼具多种媒体优势。
⑤渠道开放。从技术上说,网络是一个完全开放的信息空间,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地在网络上发布信息,表达意见。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这或许是网络最具革命性的挑战。正是网络传播的渠道开放性,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发布的垄断,让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络上的传播者。
③交互性强。在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过程中,传者与受众是截然分开的两种角色,前者主动地传播信息,后者被动地接受信息。即使传者要与受众进行双向交流,也只能极其有限地体现在“编读往来”、听众热线、现场直播等形式中。网络媒体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用户不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拉出信息,还可以通过在线聊天、BBS 、网上论坛及时发送反馈意见,并且会引发更多信息反馈,从而形成强烈的网上意见市场。
⑦检索方便。网络媒体在迅速及时地传递信息的同时,由于信息量巨大,海量信息能够得到长久的贮存,加上多媒体文本以超链接的方式加以组织,具有检索方便的突出特点。通过超链接,或者通过搜索引擎,人们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方便地从信息海洋中检索到自己需要的有关信息,有助于人们更深刻、更全面、更完整地把握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和现实意义。
(2)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网络传播也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信息承载过量。虽然互联网络理论上可以容纳无穷无尽的信息,但由于信息是通过互联网上的站点来连接和传输,再加上承载信息的电缆、光缆又总是存在着信息容量的限制,必然使整个网站难以承载无法计数的信息流量。即使网络传输畅通无阻,日积月累起来的信息,从四面八方会聚在一起的新闻报道,往往让用户掉进信息的汪洋大海。要从中挑选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还耗费大量的精力和心智。
②新闻公信力低。网络新闻传播的渠道开放,非正规新闻机构及自由写手涌现,新闻失实频发。在为人们提供新闻言论自由空间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新闻的公信力。
③技术依赖性强。网络传播具有高度的技术依赖性。首先是对电力的依赖,其次是对计算机网络设备的依赖,再次是对应用技术的依赖。
3.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各国报业的发展有哪些共同的规律?
【答案】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紧密联系。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各国国情不司,历程也有很大差异,但各国报业的发展却有共同的规律:
(1)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资产阶级报刊受封建统治者的压制,封建统治者通过出版许可制、内容审查制,英国甚至用设立“星法庭”等手段压制异己思想和信息的传播。另一方面,封建统治者出版官报,扶植御用报刊,为自己的政治需要服务。作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报刊受到种种压制,发展进程很慢。资产阶级冲破封建压制,进行革命的宣传鼓动,而封建官报及其御用报刊,制造舆论,维护其封建统治。资产阶级报刊中,围绕着革命、改良、保守或维护封建统治等重大问题,从各自的阶级利益出发,进行论争,这就是史称的政论报纸时期。
(2)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思想家首先举起出版自由的旗帜,宣传民主思想,论述出版自由的重要性。英国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是有名的政论小册子,是资产阶级争取出版自由的锐利武器。美国潘恩的政论小册子《常识》控诉了英国的血腥压迫,吹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号角。法国的马拉宣称其办报的目的在于教育人民运用自由。
(3)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过程受两个因素的制约: ①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台彻底,建立起怎样的政治制度
②该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是否巩固,有无封建复辟
英国对封建传统破除不彻底,新闻出版仍受诸多限制,报业发展比较迟缓; 法国革命最为彻底,但革命后政局多变,时有封建复辟或专制政体出现,报业发展屡屡遭受挫折;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资产阶级政权巩固,报业发展较快。
4. 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加坡主要报刊的状况。
【答案】新加坡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报刊可以从华文报和英文马来文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Cl )华文报集团所属的主要报纸有:
①《联合早报》CLianheZaobao )o1983年3月出版,每天出对开60多页,使用简体字,横排版式。特点是:一方面提供全面的综合新闻,另一方面加强本地社区、华人社会以及中国大陆和港台的报道。对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报道,客观温和; 重视言论和副刊。为拓宽稿源,该报同境外新闻机构,特别是大陆、港、台、马来西亚等地的新闻机构建立了各种业务联系。例如,1988年和1992年先后在香港和北京设立办事处。
面对第四媒体的挑战,《联合早报》于1995年5月通过“亚洲一号站”进入互联网,成为东南亚国家上网的第‘家华文报。
②《星期五周报》(FridayWeekly )01991年2月创办的全国惟一一份华文学生报纸,以华族学生为主要对象,也供以华文为第二语文的学生阅读。内容除浅显的国际国内新闻外,侧重于校园新闻和学生生活,还有娱乐、体育、漫画、小说和读者信箱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