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619中外文学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拉伯作家是______。

【答案】纳吉布·马哈福兹

【解析】纳吉布·马哈福兹是第一位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拉伯作家。他的小说创作成就使他

,成为阿拉伯文学界无可争议的一代宗师。代表作品有《命运的嘲弄》、《阿杜比斯》、《埃伊拜之战》

,即《宫间街》,是马哈福兹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也是其中《三部曲》、《思慕宫》和《怡心园》

阿拉伯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2. 代表泰戈尔诗歌方面成就的作品是______。

【答案】《吉檀迎利》。

【解析】泰戈尔的《吉檀迎利》中描写对印度神的尊崇,用隐秘华美的语言对身形对人生自然的诗意描绘,他凭借《吉檀迎利》以及用美丽英文翻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3. 麦列霍夫·葛利高里是苏联小说______中的男主人公。

【答案】《静静的顿河》

【解析】《静静的顿河》是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一部力作。它描绘了1912年至1922年间两次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两次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国内战争)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顿河两岸哥萨克人在这10年中的动荡生活,广泛地反映了哥萨克独特的风土人情,哥萨克各个阶层的变化、广大哥萨克在复杂的历史转折关头所经历的曲折道路,以及卷入历史事件强大旋涡中的主人公葛利高里的悲剧命运。

4. 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是______作家在《______》中塑造出来的。

【答案】普希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

【解析】“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最早是在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身上体现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多余人”的鼻祖。

二、名词解释

5. 托尔斯泰主义

【答案】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宗教思想和宗教观的代名词。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宣扬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复活》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也是托尔斯泰主义最深刻的形象体现。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忏悔和灵魂自救是托尔斯泰

主义“到的自我完善”的体现。

6. 流浪汉小说

【答案】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产生于西班牙的一种欧洲近代小说,是城市兴起和经济衰退的产物。流浪汉小说基本取材于现实,聚焦于城市无业游民的生活,多以主人公的活动为线索,通过他们自述身世的方式,按照其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来进行叙事,展示了广阔的社会图景,客观上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但是,因为流浪汉小说常常采用玩世不恭或同流合污的态度对待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所以,其思想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流浪汉小说对于此后欧洲长篇小说的发展,特别是长篇小说的人物描写和结构模式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无名氏的《小癫子》是西班牙最早的流浪汉小说。

7. 连歌

【答案】连歌是一种独特的诗歌体裁。日本的“歌”着重文句的堆砌和趣味。文句的堆砌讲

,究附句的巧妙衔接,其中最典型的,首推“连歌”连歌最初是一种由两个人对咏一首和歌的游戏,

始于平安时代末期。连歌作为和歌的余兴而盛行于宫廷,后又广泛流行于市民阶层,成为大众化的娱乐项目。日本连歌的集大成者是二条良基和宗祗。连歌的第一个特征是集体创作,即每一句都必须与别人的上一句相衔接,其转折纯系偶然,因而需要作者具有一种随机应变的机智,同时也使得连歌能从凝滞的偏重感情的倾向中摆脱出来。连歌的第二个特征是即兴创作。

8. 悬诗

【答案】悬诗意为“被悬挂的”诗,是指阿拉伯前伊斯兰时期的七首或十首著名长诗。它们是阿拉伯早期诗歌的精品和代表作,是流传至今的最古老的阿拉伯文学遗产。悬诗采用“格西特”诗体,粗犷自然,反映了阿拉伯氏族社会崩溃时期的社会面貌。代表诗人是乌姆鲁勒·盖斯,其代表作是《悬诗》的首篇。作为阿拉伯古典诗歌的珍品,悬诗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阿拉伯文学史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9. 俄狄浦斯情结

【答案】俄狄浦斯情结是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一个介于心理学、精神病学与文艺美学之间的专门术语。它用来比喻有恋母情结的人,有跟父亲作对以竞争母亲的倾向,同时又因为道德伦理的压力,而有自我毁灭以解除痛苦的倾向。俄狄浦斯情结源于古希腊神话,恋母和拭父都是俄狄浦斯,他不认识自己的父母,在一场比赛中失手杀死了父亲,又娶了自己的母亲,后来知道真相了,承受不了心中痛苦,就自杀了。中文语境有时也称为“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

10.但丁的《论俗语》

【答案】但丁的《论俗语》是但丁用拉丁文撰写的最早的一部关于意大利语及文体和诗律的著作。其创作目的在于引起知识界对民族语言的注意。书中阐明了俗语的优越性和形成标准意大

利语的必要性,对于解决意大利的民族语言和文学用语问题起过重大的作用。从这本书可以看出但丁用意大利语写作《神曲》的理论根据。

11.“能”和“狂言”

【答案】“能”和“狂言”是日本的两个古典剧种,诞生于镰仓室町时期,是日本戏剧史上辉煌的开端。“能”着重演唱、舞蹈表演,具有庄重典雅的正剧特点,其表现的是一种超现实世界,主角人物是以超自然的英雄的化身形象出现的,由他来讲述故事并完成剧情的推动。现实中的一切则以面具遮面的形式出现,用来表现幽灵、女人、孩子和老人。“狂言”以幽默滑稽的科白、类似相声剧的形式来表演,体现出轻松诙谐的笑剧风格。

12.《阿卡奈人》

【答案】《阿卡奈人》是阿里斯托芬第一部成功的喜剧。它通过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和表面上很不严肃的讪笑打诨的场面来反映生活,很像闹剧。剧中滑稽和丑陋的事件,寄寓着非常严肃的思想。《阿卡奈人》的政治作用在于扫除雅典公民中的主战心理,号召订立和约。诗人在剧中指出,战争对政治煽动家和军官有利,对人民有害; 他认为战争双方都有过错,主张各城邦团结友好,发扬马拉松精神,共同对付波斯的侵略威胁。阿里斯托芬正是从这个思想高度去俯视脚下的现实,才把生活中丑陋的本质挖掘出来,尽情地加以嘲笑。

三、简答题

13.试析“诗体小说”《唐磺》主人公的性格以及《唐磺》讽刺和揭露的内容及艺术特点。

【答案】长篇叙事诗《唐磺》是拜伦的代表作,以深厚的思想容量和无与伦比的独特风格代表了浪漫主义时代欧洲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1)《唐磺》主人公的性格《唐磺》中的主人公唐磺本是西班牙传说中的中世纪人物,多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多为一个绒垮子弟。但是在拜伦的诗作中,这一形象得到了全新的再创造。拜伦不仅将这一形象活动的时间放在18世纪末的欧洲各国,而且还对他的性格进行了崭新地塑造。

①唐磺作为一个普通的贵族青年出现在诗歌中。他是一个英俊、胆大的年轻人,顺从天性,无视清规戒律,真心对待感情,敢于面对危险和挑战。但是,他也缺乏坚定的信念,容易随波逐流,随遇而安。唐磺身上的二重性体现了拜伦对现实世界生活多样性和道德复杂性的关注与思考。

②在拜伦诗歌出现的人物形象中,唐磺也具有独特性。他身上没有惯常的“拜伦式英雄”的特征,既不是像哈洛尔德那样忧郁孤独,也不像曼弗雷德那样愤世嫉俗。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贵族青年,唐磺身上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2)《唐磺》讽刺和揭露的内容拜伦诗歌遗产中最有力的因素是辛辣的社会讽刺,诗人自己称这部作品为讽刺史诗。长诗的思想内容主要表现于它的讽刺性,而所针对的就是主人公活动的18世纪末以及作者生活的19世纪初之“各国社会的可笑方面”和由此反映出的诗人与一切反动势力为敌的民主与自由思想。《唐磺》揭露和讽刺的具体内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