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817综合考试[艺术学]之艺术概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_____年飞天奖。

【答案】1983

【解析】1981年4月3日至13日,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电视节目会议,对1980年1月1日至1981年3月31日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播出的电视节目进行评选,有28部电视剧获奖。1983年3月,广播电视部(原中央广播事业局)委托《电视文艺》、《中国广播电视》、《电视周报》三家报刊联合主办第三届优秀电视剧评奖活动,并把这一活动正式定名为“全国电视剧飞天奖”。

2. 包豪斯大师_____在1925年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把由钢管制造的瓦西里椅。

【答案】马歇尔·拉尤斯·布劳耶

【解析】设计大师马歇尔·拉尤斯·布劳耶于1925年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把钢管皮革椅,为了纪念他的老师瓦西里·康定斯基,故取名为“瓦西里椅”。马歇尔采用钢管和皮革或者纺织品结合,设计出大量功能良好、造型现代化的新家具,包括椅子、桌子、茶几等,得到世界广泛的欢迎,同时马歇尔也是第一个采用电镀镍来装饰金属的设计家。

3. 德国诗人席勒的著名美学著作是_____。

【答案】《美育书简》。

【解析】《美育书简》,又称《审美教育书简》,由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于1793~1794年写给丹麦王子克里斯谦公爵的27封信整理而成。追求人类本性的完善,提倡理性的自由是席勒美育思想的核心。《美育书简》一书认为:①资本主义现代文明是造成人性分裂的根源,它割断了人性内在的联系,造成人性的分裂; ②游戏的意义和最高社会理想:审美游戏到了高级阶段,美本身就成为人追求的对象,就会建立起审美外观的王国,但它“只能在少数卓越出众的人当中找到。”书中关于人性的自我分裂、游戏冲动和审美游戏的观点对后世的艺术理论和美学影响深远。

4. 话剧《风雪夜归人》的作者是_____。

【答案】吴祖光

【解析】《风雪夜归人》是吴祖光写于1942年的三幕剧,讲述了京戏名伶魏莲生与官僚宠妾玉春追求“人应当把自己当人”的理想陨灭的悲剧,尖锐地揭露贫富对立的社会。在这部剧作中,作者首先实现了人物的“陌生化”:魏莲生和玉春是两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戏子”和姨太太两

个标签。为了实现人物的“陌生化”,作者对人物进行了多重视角的审视:在陈祥等人的眼中,魏莲生是一个正红得发紫的旦角演员,在红氍毹上的锣鼓声、喝彩声里,颠倒阴阳,倾倒众生; 在王新贵的眼中,魏莲生经常游走于达官贵人之间,是一件能为自己利用的工具。

二、简答题

5. 形象思维有哪些特征? 形象思维逻辑有哪些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 掌握形象思维逻辑有什么意义?

【答案】(1)形象思维的特征

①形象性

形象思维的过程始终不脱离活生生的生活表象材料,并且把思维的结果用艺术形象表现出来。在整个艺术思维过程中,都是以捕捉相关的社会生活的表象材料,并将其提炼、加工、虚构、创造成艺术意象作为贯穿始终的红线。如果把这根贯穿始终的红线列成一个公式,这便是:表象——想象——意象。形象性是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

②想象性

想象性是形象思维的根本特征。艺术意象是通过艺术想象而形成的,没有艺术想象便没有形象思维活动,也便没有比较完善的艺术胎儿——艺术意象或艺术意象系列的产生。因此,想象在形象思维的整个过程中具有突出的意义。想象不仅是形象思维的基本手段,而且是艺术虚构的重要基础。艺术创作必须设身处地地体验表现的对象,走入角色的精神世界中去,必然要凭借想象来进行。

③情感性

情感性之所以也成为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在形象思维的每一个环节上都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对生活的体验越丰富越深刻,产生的艺术情感也就越真挚、越强烈。艺术家艺术创作的激情一旦被强烈的创作目的、创作对象等调动起来,情感就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使艺术家兴奋而激烈地、如醉如狂地把艺术想象、艺术创作推向一个欲罢不能的高潮,直至创作完毕。

④艺术个性

艺术个性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心理定势、艺术想象、艺术意象等内容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特点和特性,它是独特的艺术体验和独特的艺术技巧高度统一的结果。每个艺术家的个性心理都有其不同于其他艺术家的艺术心理特点。

⑤审美性

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审美性必然渗透在艺术活动的方方面面,也必然会贯穿于形象思维活动的全过程中。

(2)形象思维逻辑的思维形象和思维规律

①形象思维逻辑的思维形象

a. 基形意象

基形意象是指最小单位的局部形态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来,由感觉到知觉再到表象。根据构思

艺术意象的需要而对表象进行升华或对表象进行分解和重组等加工以后,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更为鲜明、更富有个性特征的符合构思艺术意象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局部意象。其既是客观具体事物的最基础的局部形态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又是形象思维逻辑的最基础的思维形式。

b. 完形意象

完形意象是指由两个以上的基形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单一的完整的意象。如构思一位慈祥的老妇人,一个正在凝思的老工程师,一株苍劲的古松,一束含苞欲放的红梅,等等。

c. 群形意象

群形意象是指构思由两个以上的完形意象组合成一个比较复杂的多个意象画面。

d. 易形意象

易形意象是指随着构思过程的发展,继前一个完形意象或群形意象之后,发展(变易)成另一个崭新的完形意象或群形意象。

②形象思维逻辑的思维规律

a. 和谐律

和谐律是指所要构思的艺术意象画面各个部分之间必须要做到和谐统一,这是形象思维逻辑最基础的必须首先要遵守的一条思维规律。

b. 融合律

融合律是指客观具体事物和主观思想感情的关系而说的。任何一种文艺创作中的形象思维都是将客观真实的生活表象和主观真挚的思想感情高度融合。这是形象思维逻辑的第二个基本规律。

c. 理想律

理想律是指在形象思维过程中,要按照作者的审美理想去进行思维活动,这是就艺术构思要达到什么样的理想境地和目标而说的。理想律是形象思维逻辑中最根本、最核心的规律。

(3)掌握形象思维逻辑的意义

研究和掌握形像思维逻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两种思维方式中,都存在着形像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种相互为用的思维形式,而这两种思维形式均有其各自不同的思维逻辑,掌握了形式思维逻辑和辩证逻辑便能使抽象思维提高到自觉地遵循和驾驭其思维规律的理论水平上,同样,掌握形像思维逻辑也能将形象思维提高到自觉而又自如地驾驭其逻辑规律的理论水平高度,将艺术创作构思的水平和才能普遍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线。

6. 什么是石窟寺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石窟寺有哪些?

【答案】(1)石窟寺艺术的含义

石窟寺艺术是我国佛教的一种艺术形式,是用于礼佛和修炼的地方。它始于公元4世纪,盛于5至8世纪,其多依山开凿,主要表现形式是佛教壁画和佛教造像。

(2)石窟寺艺术的特征

①神性与人性的融合。石窟中佛教造像要遵从教义的规范,使形象与人之间保持距离,具有一定的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