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2 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 18 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 . 33 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 . 48 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 . 63
一、单项选择题
1. 人的本质决定于它的( )。
A. 生物性
B. 社会性
C. 历史性
D. 阶级性
【答案】B
【解析】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的人类社会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有机体,社会中的每一个具体的人都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在这些众多的社会关系中,主要有生产关系,有政治关系,有人伦关系等等。现实的人,就是处在这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是这一切社会关系的集中表现。而在这些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在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中产生和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它对其他社会关系起着决定作用。
2. 实践是( )。
A. 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自觉活动
B. 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C. 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
D. 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
【答案】B
【解析】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观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实践是以感性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性的物质活动,是主体对于客体的改造,具有感性的性质和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实践是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3. “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一个( )。
A. 客观唯心主义命题
B. 主观唯心主义命题
C. 庸俗唯物主义命题
D. 机械唯物主义命题
【答案】B
【解析】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
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存在就是被感知”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命题。
4. 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 )。
A. 它的革命性
B. 它的能动性
C. 它的科学性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答案】D
【解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5. 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
A. 辩证法和认识论相分离
B. 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离
C. 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离
D. 主观和客观、理论与实践相分离
【答案】D
【解析】把认识过程中的某一特征、成分、片段、方面加以夸大,使之绝对化,造成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这就是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源
6. 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
A. 交通警察维持交通秩序
B. 医生给病人做手术
C. 农民收割庄稼
D. 运动员参加体育比赛
【答案】C
【解析】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以自然为对象,运用人民自身的力量,借助于物质工具和手段,改造自然界以获取人们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及条件的活动。农民收割庄稼属于最基本的物质生产劳动实践。
7.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
A. 唯一规律
B. 根本规律
C. 特殊规律
D. 暂时的规律
【答案】B
【解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些辩证关系的综合构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8.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
A. 人的社会属性
B. 人的生理结构
C. 人的心理状况
D. 人的自然属性
【答案】A
【解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社会属性。人是群居物种,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互相作用,互相满足形成社会生产关系。人必须是在社会中形成和体现自身价值,离开社会,人什么都不是。
9.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
A. 人的自身需要
B. 人类的共同利益
C. 人的自然属性
D. 人的社会关系
【答案】D
【解析】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研究人的本质应当首先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每一时代历史地发生变化的本性”。所以,我们既要研究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又要研究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以及人的一般本性是如何在具体的社会和发展的历史中实现和变化的。
10.在阶级社会里真理的根本属性是( )。
A. 真理的阶级性
B. 真理的客观性
C. 真理的可变性
D. 真理的具体性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指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真理的本质属性是它的客观性。因此,即使是在阶级社会里,真理的根本属性依然是客观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