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909计算机专业基础(数据结构)[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某计算机采用微程序控制器,共有32条指令,公共的取指令微程序包含2条微程序,各指令对应的微程序平均由4条微指令组成,采用断定法(下址字段法)确定下条微指令的地址,则微指令中下址字段的位数至少是:( )

A.5

B.6

C.8

D.9

【答案】C 【解析】所以至少需要8位才能表示完130个地址。

2. 某自治系统内采用RIP 协议,若该自治系统内的路由器R1收到其邻居路由器R2的距离矢量,距离矢量中包含信息

B.R2可以到达netl ,跳数为16

C.R1可以经过R2到达netl , 跳数为17

D.R1不能经过R2到达netl

【答案】D

【解析】RIP 允许一条路径最多只能包含15个路由器,因此距离等于16时相当于不可达,因此RIP 协议里规定16为路由不可达,答案为D 。

3. 下述二叉树中,哪一种满足性质:从任一结点出发到根的路径上所经过的结点序列按其关键字有序( )。

A. 二叉排序树

B. 哈夫曼树 C.

D. 堆

【答案】D

【解析】堆的定义:

则能得出的结论是( )。 A.R2可以经过R1到达netl ,跳数为17 树

n 个关键字序列

(1)(2)且且或 称为堆,当且仅当该序列满足如下性质(简称为堆性质):

满足第(1)种情况的堆,称为小顶堆;满足第(2)种情况的堆,称为大顶堆。

由堆的定义可知堆可以满足上述性质。

4. 若某通信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采用4相位调制,则该链路的波特率是( )。

A.600波特

B.1200波特

C.4800波特

D.9600波特

【答案】B

【解析】注意无噪声下的码元速率极限值B 与信道带宽H 的关系:B = 2xH (Baud ), 而奈奎斯特公式一无噪信道传输能力公式是

而可以得到波特率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关系,即N 为一个码元所取的离散值个数。从在本题中数据传输速率C = 2400, N=4,因此波特率是1200, 答案是B 。

5. 某主机的IP 地址为180.80.77.55, 子网掩码为255.255.252.0。若该主机向其所在子网发送广播分组,则目的地址可以是( )。

A.180.80.76.0

B.180.80.76.255

C.180.80.77.255

D.180.80.79.255

【答案】D 。

【解析】IPv4地址中的特殊地址,直接广播地址,也就是把主机位全部设置为1,这里77的二进制是01001101, 子网掩码252的二进制是11111100,由此可以看到77的前6位作为子网位,后四位作为主机位,由此可以知道 其广播地址是180.80.01001111.255,也就是180.80.79.255,因此答案是D 。

6. 下列选项中,在用户态执行的是( )。

A. 命令解释程序

B. 缺页处理程序

C. 进程调度程序

D. 时钟中断处理程序

【答案】A

【解析】题目是问用户态执行,可见是有关操作系统基本概念的问题。四个选项中,用户唯一能面对的是命令解释程序,缺页处理程序和时钟中断都属于中断,在核心态执行,而进城调度属于系统调用在核心态执行。只有命令解释程序属于命令接口,可以运行在用户态,接受用户的

命令操作控制。

7. float 型数据通常用IEEE754单精度浮点数格式表示。若编译器将float 型变量x 分配在一个32位浮点寄存器FR1中,且x=-8.25, 则FR1的内容是( )。

A.C1040000H

B.C2420000H

C.C1840000H

D.C1C20000H

【答案】A

【解析】首先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1000.01,接着把它写成规格化形式(按IEEE754标准),然后计算阶码的移码=偏置值+阶码真值=127+3 = 130, 最后短浮点数代码:数符位=1, 阶码= 10000010, 尾数00001000000000000000000, 写成十六进制为C1040000H 。选项D 是一

个很容易被误选的选项,其错误在于没有考虑IEEE754标准中隐含最高位1的情况,偏置值是128。

8. 单处理机系统中,可并行的是( )。

I. 进程与进程

II. 处理机与设备

III. 处理机与通道

IV. 设备与设备

A.I 、II 和III

B.I 、II 和IV

C.I 、III 和IV

D.II 、III 和IV

【答案】D

【解析】注意区分并发和并行。在单处理机系统中,进程只能并发。微观上同一时刻占用处理机的进程只有一个,因此,进程之间不是并行的。通道是独立于CPU 控制的输入/输出的设备,处理机与通道两者是可以并行。显然,设备和设备之间也是可以并行的。

9. 某线性表中最常用的操作是在最后一个元素之后插入一个元素和删除第一个元素,则采用( )存储方式最节省运算时间。

A. 单链表

B. 仅有头指针的单循环链表

C. 双链表

D. 仅有尾指针的单循环链表

【答案】D

【解析】仅有尾指针的单循环链表,在最后插入元素和删除第一个元素都会用到这个尾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