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赣南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615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之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
A. 生物界
B. 模仿
C. 生产劳动
D. 动物本能
【答案】C
2. 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
A.1877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B.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
C.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
D.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答案】D
1877【解析】本题是对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的考查。根据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的资料分析,
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是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但是其内容只是对与教育实践有关的心理学知识的总结,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和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早期代表作,但它们同样只是介绍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上的应用。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首次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从而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建立。
3. 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 )
A. 《千字文》
B. 《史糟篇》
C. 《三字经》
D. 《急就篇》
【答案】B
4. 在一项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题目的选项X 和选项Y 的被选率都是35%。研究者在分析研究结果时,把符合其意向的选项X 表述为“高达35%",而把不符合其意向的选项Y 表述为“仅占35%"。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
A. 客观性原则
B. 创新性原则
C. 公共性原则
D. 伦理原则
【答案】A
【解析】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伦理原则。其中,客观性原则是指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应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排除因研究者自身价值观、好恶、愿望等各种主观因素所致偏差的影响,力求了解事实真相。创新性原则是指教育研究应当具有高度的创造性。无论是研究课题,还是研究的视角、采用的方法、得到的结论都应当是新颖的,前人未曾谈讨和未曾获得的新发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育研究应当从客观现实及其实际需要出发,在客观现象的复杂联系中,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得出符合实际的规律性认识,以此作为相关领域实践活动的指南,并在时间活动中进一步检验,修正完善已有的认识。伦理性原则是指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必须尊重研究对象依法享有的一切权利,必须承担保护研究对象的责任,使其权益免受研究活动的侵害,必须保证研究结果被合法,正当的加以利用。题中所述的做法是研究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对研究结果进行表述。
5. 20实际末,为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开始特别重视( )
A.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B. 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C. 发展职业教育
D.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答案】A
6. 明朝官学体制中,属于小学性质的是( )
A. 府学
B. 社学
C. 宗学
D. 州学
【答案】B
7.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的教师专业权利的是( )
A. 指导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权利
B. 对学校进行管理与领导的权利
C. 选择教材教法开展教学工作的权利
D. 检查与评价学生品行、学业、身体的权利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7条(共6款)规定,教师享有以下权利:教师享有进
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 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及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教师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 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有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的权利; 教师享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的权利; 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洲的权利。
8. 小明的爷爷当年就读于半工半读学校,半天读书,半天劳动,既学到了系统的文化知识,又掌握了劳动技能。他接受的教育属于( )。
A. 正规教育
B. 半正规教育
C. 非正规教育
D. 业余教育
【答案】A
【解析】半工半读学校的定义:通过“劳学结合,以劳养学”方式,促成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索“产学研”相结合途径,实现自力求学全面发展目标的现代教育机构。1958年学制改革中提到,发展三类学校,即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和业余学校。全日制学校包括全日制大、中、小学和中等专业学校,这类学校有完备的课程,以教学为主。半工半读学校教学与生产井重,学生一面读书一面劳动,教学与劳动的安排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根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可以将教育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包括全日制和半工半读式等多种形式。非正规教育是在正规教育制度以外所进行的,为成人和儿童有选择地提供学习形式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包括各种岗位培训、校外教育、继续教育等。业余学校则在人们的工余时间提供相应的课程和训练。
9. 在教育宗旨问题上,梁启超主张通过教育培养( )
A. 政治家
B. 学术人才
C. 新国民
D. 实业人才
【答案】C
【解析】此题是对中国近代维新派教育家及其代表人物教育思想的考查。梁启超的教育目的,
,梁启超认为,国家施行国民教育是为了“养成一种特色之国民”,这种特色的是培养“新国民”
国民要求,有公德,国家思想、自由自治、进步、自尊、合群原理等品质。维新派教育家的思想贡献在于首先明确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和培养具有时代人格精神的国民,这是他们区别于洋务派教育思想之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