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816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请用文字和图例解释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
【答案】(1)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分为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通货膨胀。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是指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利润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西方学者认为,市场的小完全是造成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其中,在小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卜,工会组织的存在会导致下资水平的提高,从而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引发下资推动通货膨胀; 在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操纵价格,把产品价格定得很高,致使价格上涨的速度超过成本增长的速度,引起通货膨胀。
(2)在总需求曲线不变的情况下,包括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通货膨胀在内的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可以用图来说明。
图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如图所示,总需求是既定的,所以AD 曲线不发生变动,变动只出现在供给方面。当由于工
AS 曲线就会左移,资成本上升或垄断厂商为了追求更大利润而限产时,总供给减少,总产量下降,
价格水平上涨。可以发现,随着AS 曲线向左移动,总产量会进一步下降,而价格水平进一步上涨。
2. 为什么要讨论IS 曲线和LM 曲线的移动?
【答案】在IS-LM 框架中,引起IS 和LM 曲线移动的因素很多,如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税收、进出口等的变动都会使IS 移动,而实际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变动都会使LM 移动,这些移动都会引起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例如,政府减税使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在其他情况不变时,
消费支出水平就会上升。再如,汇率变动,比方说本国货币贬值在其他情况不变时会使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从而使净出口增加,IS 曲线也会向右上方移动。同样,在价格水平不变时增加名义货币供给或减少名义货币需求,或者在货币名义供求不变时价格水平下降,都会使LM 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在诸多使IS 曲线和LM 曲线移动的因素中,西方学者特别重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动。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IS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收入和利率同时上升,并且不同斜率的IS 曲线和LM 曲线的相交,可清楚地表现出财政政策的效果。同样,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LM 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利率下降,收入增加,并且不同斜率的IS 曲线和LM 曲线的相交,可清楚表现出货币政策的效果。
因此,西方学者常常用IS-LNI 模型作为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效果的简明而直观的工具。这也可以说是西方学者讨论IS 曲线和LM 曲线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
3. 为什么企业向政府缴纳的间接税(如营业税)也计入GDP?
【答案】企业向政府缴纳的间接税(如营业税)虽由出售产品的企业缴纳,但它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的构成部分由购买者负担的。企业向政府缴纳的间接税(如营业税)虽然不购成要素所有者收入,而是政府的收入,但毕竟是购买产品的家庭或厂商的支出,因此,为了使支出法计得的GDP 和收入法计得的GDP 相一致,必须把企业向政府缴纳的间接税(如营业税)也计入GDP 。
4. 为什么价格在短期具有粘性,宏观经济学是如何利用价格粘性来说明短期供给曲线的?
【答案】在短期中,当物价水平背离了人们预期时,由于错觉、粘性工资或粘性价格的作用,社会总供给量就背离了由各类生产要素所决定的自然水平。当物价水平高于预期水平时,供给量就高于其自然率; 当物价水平低于预期水平时,供给量就低于其自然率。因此,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一般来说,短期内价格的粘性主要可用粘性工资和菜单成本等理论来解释。
(1)利用粘性工资来说明短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工资在一定的幅度内不能随需求的变化作出迅速的调整,因而,粘性工资影响劳动力的需求并进而影响产出水平。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合同一般为长期合同,许多合同持续多年,长于政府针对经济环境的变化作出政策调整的时间,于是,未到期的工资表现为刚性或粘性,即不可调整性。
由于存在长期合同,名义工资率在谈判时首先就确定在合同规定的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如果合同是交错的,那么在冲击面前,与现有合同同时重新谈判以适应新情况的情形相比,名义工资将表现出更大的变动滞后或变动缓慢。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长期劳动合同是实际收入和失业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之一,因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资和价格的灵活性。根据茹性工资理论,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名义工资是基于预期的物价确定的,并且当实际物价水平结果小同于预期水平时,名义工资并小会立即对此作出反应。工资的这种豁性激励了企业在实
际物价水平低于预期水平时生产较少的产量,而在实际物价水平高于预期水平时生产较多的产量。
(2)利用菜单成本来说明短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菜单成本理论认为,经济中的垄断厂商是价格的决定者,能够选择价格,而菜单成本的存在阻滞了厂商调整产品价格,所以,价格有粘性。在一定的幅度内价格并不随着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物价也具有一定的不可调整性。这也是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所决定的。如果厂商调整价格的成本是明显的,不调整价格时收益减少并不明显,厂商维持原有价格就是理性选择,这将导致名义价格粘性。在价格有戮性的情况下,只要有些调整没有发生,交易就有可能在非均衡价格下进行,这又可能导致过度供给和失业的波动,从而使得短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5. 简述投资乘数的形成原因及推导过程。
【答案】投资乘数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问的比,也就是投资增加1个单位,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1)投资乘数形成的原因
投资乘数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每个消费者都会把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消费,因此,产生如下的消费增量循环:
投资增加→群体1销量增加,故而收入增加→群体1消费增加→群体2销量增加,故而收入增加→群体2消费增加→……如此循环,投资增加1单位后,整个社会的消费量会增加几倍,也就导致GDP 大量增加,其增加额超过初始投资的增加额。
(2)在不考虑税收的情况下,有:
则有:,
。 。 从而投资乘数为:
二、论述题
6. 试述对萨伊定律和凯恩斯定律的评价。
【答案】(1)萨伊定律是法国古典经济学家萨伊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提出的著名论点,即供给自动创造需求。这一命题的含义是:任何产品的生产除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求外,其余部分总会用来交换其他产品,即形成对其他产品的需求。每个人实际上都是在用自己的产品去购买别人的产品,所以卖者必然也是买者。一种产品的供给增加,实际上也是对其他产品的需求增加; 一国供给能力增加1倍,所有商品供给量增加1倍,购买力也同时增加1倍。一个自然而然的结论是:总需求总是且必定是等于总供给,经济总能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需要指出的是,萨伊定律并不否认局部的供求失衡,它只是否定全面生产过剩的失衡。
(2)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著名的有效需求理论。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