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直线杆上架设两条回路,其两层横担间垂直距离不应小于()mm。 A、300。 B、500。 C、800。 D、1000。
患儿,男,1岁,因咳嗽、发热2天,伴晕厥2次入院。1天前患儿突发晕厥,当时面色苍白,双目凝视,四肢强直,呼之不应,伴尿失禁,持续2~3分钟自行缓解。今患儿哭闹后再次发作晕厥遂来院急诊。查体:T37.7℃,P158次/min,R36次/min,体重10kg,昏迷状,生长发育可,前囟平软,面、唇稍苍白,无颈阻,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粗,心音有力、律不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肋下1cm,四肢肌张力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经上述处理2天后,患儿精神、食欲好,未再发生晕厥,仍有咳嗽,心电监测示窦性心律,心肌酶谱示cTnl升高。下一步治疗应做哪些调整()。 A.继续抗生素应用。 口服美托洛尔。 口服强心苷制剂。 口服普罗帕酮。 营养心肌药物。 口服胺碘酮。
男性,36岁,头痛头昏3个月,左耳鸣耳聋1个月。查体:眼底视乳头水肿,左听力下降,神经性耳聋,左侧面部浅感觉正常,角膜反射迟钝,无面瘫,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未引出病理征。左侧上下肢共济失调,Romberg征(+),往左侧倾倒。行CT检查,以下哪项符合本病诊断() A.混杂密度,无强化。 界清,第四脑室受压;增强可见明显强化,强化区内混有低密度。 界清,低密度病灶,无强化。 累及中、后颅凹,呈哑铃状,岩骨尖受压变短,鞍旁骨质破坏。 半圆形高密度病灶,均一强化肿块,边缘光滑锐利。
患者男,37岁,因“颈部肿块”入院。无不适症状,查体无特殊。胸部X线片:双侧淋巴结肿大。诊断为结节病。该疾病的确诊依据是(). A.活体组织检查。 血液检查。 胸部CT。 胸部X线。 镓(67GA.肺扫描。
男性,36岁,头痛头昏3个月,左耳鸣耳聋1个月。查体:眼底视乳头水肿,左听力下降,神经性耳聋,左侧面部浅感觉正常,角膜反射迟钝,无面瘫,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未引出病理征。左侧上下肢共济失调,Romberg征(+),往左侧倾倒。本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神经性角膜炎。 周围性面瘫。 中枢性面瘫。 吞咽困难。 饮水呛咳。
肾癌淋巴结转移最先到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