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媒介的共性

【答案】新闻媒介的共性即新闻媒介的一般性质,是指包括各个时代、各个国家、各个阶级、各种类型的所有新闻媒介的共同特点。具体表现在:①新闻媒介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机构和立法、司法、行政机构一样,同属上层建筑,在社会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但它仅仅是舆论机构,没有立法、司法、行政机构那样的强制性和指挥权; ②新闻媒介作为以传播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机构,和其他传播意识形态的机构、载体有一定的区别。

2. 新闻

【答案】新闻是指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基本职能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息。新闻的特征有:①陈述事实; ②具有新意; ③报道及时; ④公开传播。新闻的五要素包括:发生新闻的主角(谁)、发生的事情(什么)、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

3.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答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是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制定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系统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条例。它系统概括了社会主义新闻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③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④发扬优良作风; ⑤坚持改革创新; ⑥遵纪守法; ⑦促进国际新闻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

4. “竖三民”

【答案】“竖三民”是指于右仟于1909年5月创办的《民呼日报》、1909年10月创办的《民吁日报》和1910年10月创办的《民立报》的合称。这三份报纸均在上海出版,创办时间互相衔接,风格和基调协同,又均以“民”字打头,因此被称为“竖三民”。“竖三民”在上海地区为革命派的舆论宣传做出了很大贡献。

5. 互联网的界说及其特点

【答案】Internet (直译因特网),又称互联网,是指将若干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各,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播的计算机系统。1995年10月,美国联邦委员会一致通过一项决议,对互联网作出了这样的界定,Internet 是全球性信息系统:①在逻辑上由一个以

国际互联协议(IP )及其延伸的协议为基础的全球唯一的地址空间连接起来; ②能够支持使用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互联协议(TCP/IP,或其他IP 兼容协议的通信; ③公开或不公开地提供利用通信和相关基础设施的高层次服务。互联网的基本特点包括:高度的开放性、互动性和个性化、丰富的信息资源。

6. 公共传播

【答案】公共传播是指政府、企业及其他各类组织,通过各种方式与公众进行信息传输和意见交流的过程。公共传播是信息在当代社会的一种传递方式,包括新闻传播(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和舆论传播(口头议论、道德评议等),也包括多媒体视频音频和网络媒体等最新传播形式。公共传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面:①人际层面的公共传播,如政府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或工作人员、专家与公众进行的面对面交流。②群体层面的公共传播,如在学校、商场、某个社区或组织内召开的小范围的座谈会。③组织层面的公共传播,如在某个单位、公司或组织内传递信息。④大众层面的公共传播,如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因特网等大众传媒传递信息。在公共传播中,新闻或信息发布机制和新闻发言人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7. 总编辑负责制

【答案】总编辑负责制是我国新闻媒介内部领导机构的运行方式之一。总编辑是报社的法人代表,并和党委书记一起共同领导编委会,集体决定报社内一些重大事务。在总编辑下面,设若干副总编辑,分管各个部门。这一模式自建国以后,一直沿用下来。目前中国大多数报社还采用此种模式。

8. 约翰·弥尔顿

【答案】约翰·弥尔顿(JohnMilton )是英国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其出版自由思想从18世纪起受到重视,是“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思想来源之一。1644年发表的《论出版自由》,是世界上第一本提倡出版自由,反对封建传统书刊检查制度的著作。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后,发表《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指出君主权利来自人民,人民有权废黯甚至处死滥用职权的暴君。1660年5月,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弥尔顿一度入狱,晚年双目失明,仍然口述了三部光辉诗篇:《失乐园》《复乐园》《力十参孙》。

9. 内容分析法

【答案】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般包括建立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总体和选择分析单位、设计分析维度体系、抽样分析过程和量化分析材料、进行评判记录和分析推论六部分。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内容分析法可用于多种研究目标的研究工作,主要的类型有:趋势分析、现状分析、比较分析、意向分析。

10.舆论导向

【答案】舆论导向又称舆论引导,是一种运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具体而言,舆论导向包括三方面内容:①对当前社会舆论的评价; ②对当前社会舆论及舆论行为的引导; ③就某一社会事实制造舆论。

二、简答题

11.如何理解新闻自由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关系?

【答案】新闻自由的发展同社会的全面进步紧密相连,它们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与新闻自由的程度相一致。

新闻自由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阶段出现的,它的确立和逐步完善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能够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使人们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精神产品的生产,用于信息传播与思想沟通的时间也才会更多,这是新闻自由不断进步发展的社会基础和条件。

(2)民主和法制的建设是实现新闻自由的政治保证。

新闻自由需要建立在民主的社会环境中。民主越是发展,新闻法制越是健全,新闻自由就越充分,新闻自由的制度才能形成。

(3)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思想文化素质是新闻自由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

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政治生活的宽松、教育的普及,使人们的民主意识和思想文化素质不断地得到提高,这是新闻自由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

(4)社会安定团结以及和平的国际环境是新闻自由赖以实现的内部和外部条件。

一个社会只有在经济发展、政局稳定、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团结的情况下,才具有实现新闻自由的承受能力。

国际形势紧张或外敌入侵造成的不稳定,对新闻自由的影响极为严重。新闻的自由度因斗争需要会受到限制。由。新闻自由的相对性,实质上是指新闻自由的条件性,即新闻自由总是一定条件下的自由。这种条件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新闻自由具有历史性。新闻自由的含义本身具有历史性:不同历史时代、时期,人们理解的新闻自由是有所差别的,其历史内涵有所不同。新闻自由的实践具有历史性:新闻自由与人类所有的具体的自由一样,是人类自身历史发展的产物,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绝对权利。新闻自由的历史性表现为,从新闻自由被看作人的自由权利的那天起,新闻自由就随着人类历史的演变而演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新闻自由的实质性范围、水平是不同的,这是由具体的历史环境、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②新闻自由的关系性。新闻自由是人的自由,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实现的自由。新闻自由是人的一种社会权利,是一种从自身出发,而又指向他人、指向社会的自由。新闻自由的关系性决定了没有绝对的新闻自由,它必须和他人的权利相平衡,即任何人在行使自己的新闻自由权利时,也有尊重他人同样权利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