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题库>内科学题库

问题:

[单选,A1型题] 男性,农民,20岁,1月初入院,5天前突起寒战、高热、全身酸痛、恶心、呕吐,解洗肉水样尿200ml。体温39.5℃,眼睑浮肿,眼睑及胸部皮肤充血,腋部可见针尖大出血点,臀部注射处有1cm×2cm大淤斑。血象:血红蛋白160g/L,红细胞数5.1×1012/L,白细胞数64×1012/L,幼稚细胞0.12,杆状核细胞0.15,多形核细胞0.43,淋巴细胞0.30,血小板80×1012/L。最可能的诊断是

A . A.急性白血病
B . B.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 . C.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 . D.急性肾炎
E . E.流行性出血热

关于流行性出血热最基本、最常见病理变化是 A.全身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广泛性损伤使其通透性增加。 B.病毒直接损伤微血管及淋巴管内皮细胞。 C.小血管及血管周围明显炎症细胞浸润。 D.内脏血管微血栓形成。 E.全身毛细血管中毒性损伤。 图示并说明SSL协议工作过程 流行性出血热病程第6天,每天尿量仅80ml,血压24.8/15.7kPa(176/110mmHg),脉洪大,面浮肿,体表静脉充盈,两肺底有散在湿啰音。对此病人治疗应采取下列何组措施为好() A.严格控制输液量,高效利尿剂及导泻。 B.采用平衡盐液,降血压,利尿及导泻。 C.采用高渗葡萄糖液降压及利尿。 D.采用利尿合剂,纠正酸中毒及血管活性药物。 E.纠正酸中毒,降压及利尿。 患者男性,20岁,乏力、纳差5天,尿黄3天,查巩膜黄染,肝肋下1cm,脾肋下未及,ALT1250U/L,抗HBs(+),抗HAVIgM(+),3年前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已愈。该患者最应诊断为 A.急性黄疸型肝炎甲、乙重叠感染。 B.急性黄疸型肝炎甲、乙同时感染。 C.慢性乙型肝炎。 D.急性黄疸型肝炎甲型。 E.急性黄疸型肝炎乙型。 产妇,24岁,产前检查HBsAg(+),HBeAg(+),为阻断母婴传播最有效的措施是 A.人工喂养新生儿。 B.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和HbIG。 C.尽快洗净新生儿皮肤上的血污和羊水。 D.新生儿避免与母亲接触。 E.母亲注射HbIG。 男性,农民,20岁,1月初入院,5天前突起寒战、高热、全身酸痛、恶心、呕吐,解洗肉水样尿200ml。体温39.5℃,眼睑浮肿,眼睑及胸部皮肤充血,腋部可见针尖大出血点,臀部注射处有1cm×2cm大淤斑。血象:血红蛋白160g/L,红细胞数5.1×1012/L,白细胞数64×1012/L,幼稚细胞0.12,杆状核细胞0.15,多形核细胞0.43,淋巴细胞0.30,血小板80×1012/L。最可能的诊断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