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农林大学外国语学院834中外艺术思想与实践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审美移情

【答案】审美移情是西方现代美学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也是心理学美学流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移情”,就是把人的感觉、情感、意志等移置到外在于人的事物里去,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仿佛有了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产生物我同一的境界。“移情说”认为,只有在这种境界中,人才会感到这种事物是美的。代表人物立普斯的“移情说”侧重于对主体心理功能的体验,把主体的感觉、情感等提到了审美对象的地位,揭示了美感中包含了审美主体的心理错觉等美感心理规律。但是立普斯的“移情说”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它的最人缺陷就是否定了审美对象的客观性; 在强调主体因素的能动作用时,忽视了对客体这一外部因素的分析。

2. 形与神

【答案】形与神是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之一,即外在形象和内在的精神本质。最早出自东晋顾恺之《摹拓妙法》“以形写神”。他认为神应以形为依据,如果仅仅形似,而不能反映出绘画对象的特有神气,都不算成功。对于人物的描绘,他十分注意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与表情动态的一致性与复杂性。后来将形与神应用到批评文学文本的形象和内涵,影响深远。

3. 美学

【答案】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关于美的问题包括美的普遍本质,美的根源、特征、形态及美的主客观统一性等; 美感问题包括美感的性质、特征及影响美感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因素与心理因素等; 审美活动规律包括审美经验与审美意识的形成、美育的有效实施等,美的创造活动规律包括提高审美主体的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包括人们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各种艺术创作,在生活中创造美等。

4. 技艺

【答案】技艺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富于技巧性的武艺、工艺或艺术等; 二是指从事某一技术工种的人。亚里士多德将人类活动分为理论、实践、制作一种,分别对应的理智能力是智慧、实践智慧和技艺。其中制作的地位很是耐人寻味,它不仅是一种与理论和实践并列的人类活动,更是一种隐秘的思维图式,即亚里十多德在探讨存在、知识、实践、德性等问题时,总是以技艺作为

比附和参照。这样一种“技艺”之喻,既给古希腊思想家探讨问题带来了方便和进展,同时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5. 荒诞主义戏剧

【答案】荒诞主义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在法国兴起和形成,而后流行十戏剧舞台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是现代戏剧流派之一。“荒诞派戏剧”这一名词最早见于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思林1962年出版的《荒诞派戏剧》一书,它是作者对20世纪50年底啊在欧洲出现的贝克特、尤内斯库和品特这类剧作家作品的概括,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否定人类存在的意义,认为人与人根本无法沟通,世界对人类是冷酷的、不可理解的,他们对人类社会失去了信心,这是二战后西方一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荒诞主义戏剧没有完整连贯的情节,没有戏剧冲突,舞台形象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只倒四,它表现的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人与人的关系是无法沟通的。

6. 身体图式

【答案】“身体图式”是法国哲学家梅洛·旁蒂提出的哲学理论。这一理论被视为超越认识论美学局限的理想支点。梅洛一旁蒂在批判现代心理学、生理学的基础上拓展了康德的“图式”、胡塞尔的“身体意向”等理论,论证说明“身体”作为源初意向性所在,决定着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和体认。对于美学研究而言,“身体图式”理论小但有助于解决“感性与理性如何统一”等疑难,而且为走出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提供了可能。

7. 直觉说

【答案】“直觉说”也称“表现说”,审美心理学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克罗齐,20世纪初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学派,这种表现主义美学为西方现代派艺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核心观点是:美就是直觉、就是形式,就是直觉的表现。在美感中,没有任何逻辑思维和理性认识,美的全部意义就是对事物形式的形象直觉。这一学说的基础是唯心主义哲学,但他强调形象思维在审美中的重要性具有一定合理性。

8. 科学美

【答案】物理学领域的一些大师认为:“科学美”表现为物理学理论,定律的简洁、对称、和谐、统一之美,也就是说,“科学美”主要是一种数学美、形式美。科学家对于美的追求,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重要的作用。

二、简答题

9. 莱布尼茨的思想对美学的影响。

【答案】莱布尼茨作为德国理性主义美学的奠基者,其美学思想是以单子论的哲学体系为基础的。他从单子论的“前定和谐”说出发,论证了美的本质在和谐、秩序,而美的本源来自上帝预先安排,从而将目的因引入对美的解释中,试图在可感形象与理性世界之间建立联系; 同时又从

单子论的认识论出发,阐述了灵感是“混乱的知觉”,具有令人愉悦却不涉功利的特点,从而确立了美学在认识体系中的地位,对鲍姆嘉通和康德的美学产生了直接影响。

(1)对鲍姆嘉通的美学影响:美学的诞生

伍尔夫是莱布尼茨的忠实信徒,他的主要功绩在于对莱布尼茨的理性主义哲学加以系统化和通俗化。鲍姆嘉通接着伍尔夫对于布莱尼茨的理性哲学进一步系统化。他注意到人类心理活动既然分为知情意三方面,而相应的哲学系统却有漏洞,于是他建议应设立一门新科学,译为感觉学。鲍姆嘉通1735年在《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里就首次提出建立美学的建议,直到首次使用感觉学来称呼他的研究感性认识的一部专著时,美学就作为一门新的独立的科学就诞生了。

(2)对康德的美学影响:康德美学体系的建立

康德继承了鲍氏的形式主义和情感论扩张为他的美学体系。鲍姆嘉通认为美学是感性认识的理论,逻辑是理性认识的理论。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里将美学区分为“先验的逻辑”和“先验的美学”即“先验的感性理论”。康德哲学以为整个世界是现象,本体不可知。他是第一个建立了一个完备的资产阶级的美学体系的,而他却把他的美学著作不直接命名为美学。他把美学这一名词用在他的认识论的著作里,即关于感性认识的阐述的部分,这是很有趣的,也可以见到鲍姆加登的影响。康德也继承了鲍氏把美基于情感的说法,而反对他的完满的感性认识即是美的理论。

总之,布莱尼茨确立了美学在认识体系中的地位。他的这一贡献对后来德国的美学的产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鲍姆嘉通正是在他的认识论学说中和美学思想的直接影响下,将美学定义为感性认识的完善为对象的科学。而康德继鲍姆嘉通后,将美学定义为“先验的美学”。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美学是在布莱尼茨的思想指引下前进的。

10.艺术意象有何基本特征?

【答案】(1)虚拟性,指意象所具有的非现实性。意象既可以用想象和虚构来表现现实中没有的东西,也可以用非现实的形态表现现实中已有的东西。

(2)感性,指意象可以为主体感官直接把握、感知、体验和感受的直接性和具体性。

(3)想象性,指意象是经过艺术家的想象将“意”与“象”融为一体的产物。

(4)情感性,是艺术家创造意象的重要动力和导引,并伴随着意象创造的全过程。

11.简述自然物与人的生活的联系。

【答案】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自然物都是人的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自然美的领域一旦扩大到植物的范围,植物本身所具有的那些极为丰富的形式特征,促进了人们对许多形式规律的掌握。自然物与人的生活的紧密联系具体表现为:

(1)山水成为美的对象

①中国山水诗画

a. 秦汉都是以人物画为主,到了魏晋南北朝山水画逐渐发展,但多为人物画背景。

b. 东晋、南朝时,山水画才开始成为独立画种。南朝时宗炳著有《画山水序》,王微著有《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