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620新闻传播史论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1
● 摘要
一、论述题
1. 我国媒介走向全球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答案】当今世界正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变得更加密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给新闻媒体带来一场革命,媒介全球化的特征愈加凸显。媒介全球化是对“媒介经营活动应当是全球性而非局限于本地范围内”的认识及其活动过程,具体表现为媒介生产、销售和传播的全球化,以及媒介管理、法规和影响的全球化。
媒介全球化对媒介竞争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带来了一系列变革。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为媒介经营的跨国性,媒介管理的开放性,时间管理的快捷性,经营地点的全球性以及媒介竞争的凶猛性。对我国传媒产业来说,这些都无疑是新的挑战和要求。
(1)我国媒介走向全球化的现状
随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我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另外,转变政府职能已初见成效,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管理经济的规则和做法,对媒介实施“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让媒介增强造血功能,在市场经济中经受考验和锻炼。
在这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媒介也加入了全球化进程,其现状主要表现为:
①规模巨大的受众市场。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受众市场,数以亿计的报刊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以及网民; 同时,我国人均个人收入也正处在快速增长阶段,能够为媒介经营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②低廉巨量的智力资源。随着教育的普及,我国不仅有多层次的丰富的人才资源供给,而且劳动力成本不高。这可以大大提高中国媒介进军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③层次分明的媒介体系。我国拥有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从中央到省、地(市)、县(市)的四级媒介构成体系。四级媒介纵横交错,既明确分工、相互竞争,又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④潜力无限的广告市场。我国拥有的企业之多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虽然大型企业不多,
第 1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