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间经济、文化交往和人员流动日益密切。与此同时,频繁的国际交往也对出入境管理工作,尤其是对入境管理工作中的首个环节——入境人员通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入境人员通关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信息获取与身份审查。首先,根据入境人员所持证件录入持证人的基本信息;然后,将入境人员信息与“重点人物数据库”中的所有信息进行比对,防止“重点人物”入境。目前,许多通关口岸已采用旅行证件自动识别系统来辅助入境管理工作人员完成入境人员通关时所需进行的工作,这些系统比传统的手工方式更高效,更优越。但是目前投入使用的旅行证件识别系统在适应当前入境人员通关工作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首先,没有对证件中提供的持证人员生物特征信息加以利用。生物特征作为人的内在属性,具有很强的自身稳定性和个体差异性,因此是身份比对最理想的依据。其次,对入境人员的身份进行审查的效率和准确率低。作为通关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入境人员进行身份审查,防止特定人员进入国境,对于保障我国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机读旅行证件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满足快速通关的工作需求,对提高入境人员通关工作效率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证件识别相关技术和理论及其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针对入境人员通关工作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提出了机读旅行证件自动识别方法的体系结构。该方法由三个部分组成:文本信息提取,人脸特征信息提取以及持证人身份审查。文本信息提取自动定位证件图像中的机读区域并通过OCR算法提取文本信息;人脸特征信息提取部分负责自动定位证件图像中的正面人脸图像位置,并提取该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信息;持证人身份审查部分首先将文本特征信息和人脸特征信息分别与“重点人物数据库”中的“重点人物”相应信息进行比对,并利用基于模糊集理论的决策级融合方法对比对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身份审查结果。 在此基础上本文实现了一个机读护照自动识别系统,对该识别方法中的具体设计和实现细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本文对该机读护照自动识别系统进行了测试,实验表明通过信息融合,持证人身份审查的正确接受率和正确拒绝率均高于90%,明显高于仅通过单一特征进行身份比对的身份审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