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货币层次

【答案】随着信用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货币范围小断扩展,出现了M 0, M 1, M 2, M 3, M 4……边界小同的货币层次。按照货币的流动性,货币层次可分为:

M 0=现金(纸币和硬币)

M 1=M0+所有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

M 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 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 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商业票据、短期公司债券、人寿保单等)

2. 剩余价值规律

【答案】剩余价值规律是指剩余价值的产生及其增殖的规律。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其基本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其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其发展的根本方向,支配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资本家用延长工作日、提高劳动强度和改进技术等方法加强剥削工人,榨取剩余价值。一方面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另一方面又使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本家手中,因而激化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最终必将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灭亡。马克思发现这个规律,使政治经济学发生真正的革命。

3. 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股份有限公司是指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或股权证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认购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点:

(1)资本证券化,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以股票的形式公开发行,并允许自由转让;

(2)个人财产与企业财产相分离,股东除了负出资的义务外,对公司债务不承担任何责任;

(3)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股东虽然有资本所有权却没有业务执行权,股东不会参与经营,企业经营权由董事会和经理掌握。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方式有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两种。

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优点在于股东风险小,能迅速集中大量资金,为个人投资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 同时,公司的发展比较稳定,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提高整个社会的协作化水平。

4. 通货膨胀

【答案】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

通货膨胀降低了-国货币的购买力,引起货币贬值。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中才会出现,因为金银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量中的货币量。宏观经济中,通货膨胀主要指价格与工资的普遍上涨。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引起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引起价格的扭曲,进而影响经济效率。严重的通货膨胀还将对社会稳定产生不良影响。

5. 跨国公司

【答案】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国际公司,它是指以本国总公司为基点,通过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从事跨越国界的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的垄断资本主义企业。在国外的分支机构,有的由总公司独资经营,有的是与所在国政府或私人合营的子公司。

跨国公司超越了原先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信贷资本的流动,以及国际人力资源的流动,是一种综合了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等众多要素的、整个生产行业的跨国转移。随着跨国公司投资的增长、规模的扩人,它们在全球经济活动中所占的地位、所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明显。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大大地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商品和资本在全球的流通,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在国际的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正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并相应地带动了资本、技术、商品、人力、服务等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才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6. 复杂劳动

【答案】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对称,是指经过专门培训、具有较高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本身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是较高级的劳动,所以在同一时间内,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要高。复杂劳动折合为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是在反复的交换实践中自发形成的。

7. 资本周转

【答案】资本周转是指产业资本在运动中的周期性循环或再生产过程。当资本循环不是当作一个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即为资本周转。资本主义生产的日的是资本的增殖。要实现资本的持续增殖,就要不断重复资本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循环过程。资本周转速度表示资本周转的快慢,它用资本周转次数或资本周转时间来表示。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资本所经历的循环次数。资本周转速度在不同的生产部门是不同的,它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一般而言,固定资本所占的比例越高,周转速度就越慢; 流动资本所占的比例越高,周转速度就越快。二是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二者越长,资本周转就越馒; 二者越短,资本周转就越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和利润有重要影响。就一个年度来考察,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量的预付资本所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和年利润总量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

8. 绝对剩余价值

【答案】绝对剩余价值是指通过延长工作日长度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之一。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工作日是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总和。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就会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此外,提高劳动强度也是资本家用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常用手段。它表现为在内涵上增加劳动量,从而增加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量。

二、简答题

9. 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答案】(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是商品经济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但生产资料和产品却属于资本家私人,使社会化生产从属于一个个资本家追逐利润的狭隘利益,使社会生产的主体一一广大劳动人民处于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这就形成了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对抗性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中起主导作用的矛盾,因而是基本矛盾。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不是人们头脑中的主观想象,而是依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本身提出的、用以解决这种矛盾的必然的方式。社会主义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历史要求。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后长期运动的产物。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这种必然性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说明:

①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资本积累的发展,单个资本日益膨胀,出现了成千上万工人在一起共同进行生产的资本主义大企业。在这种大企业中,由于机器大工业技术上的必要性决定了工厂内部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第二,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形成了各个部门和各个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的高度发展和相互联系的日益紧密。第三,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狭隘分散的地方市场逐步发展成为统一的国内市场,进而发展成为世界市场。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是矛盾的,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途径。

②生产的社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资本的社会化。以股份公司这种形式出现的资本的社会化使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财产制度失去了最后存在的理由。资本的社会化是生产的社会化在资本主义占有方式内部的必然表现,同时,它又进一步证明了资本主义占有方式的历史局限性。

③资本主义经济从自由竞争向垄断、从垄断向国家垄断、从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的发展表明,与生产的社会化相联系的生产的集中,代表着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主流。与生产的集中相联系的生产资料占有的社会化具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随着生产的不断社会化,资本社会化的程度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