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陕西科技大学902数据结构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应用题
1. 假定某计算机的CPU 主频为80MHz , CPI为4, 并且平均每条指令访存1.5次,主存与Cache 之间交换的块大小为168, Cache的命中率为
存储器总线宽度为32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计算机的MIPS 数是多少? 平均每秒Cache 缺失的次数是多少? 在不考虑DMA 传送的情况下,主存带宽至少达到多少才能满足CPU 的访存要求?
(2)假定在Cache 缺失的情况下访问主存时,存在期挪用方式,磁盘
接口的数据缓冲寄存器为32位,则磁盘
的缺页率,则CPU 平均每秒产
接口平均每秒发出的DMA
生多少次缺页异常? 若页面大小为4KB ,每次缺页都需要访问磁盘,访问磁盘时DMA 传送采用周请求次数至少是多少?
(3)CPU 和DMA 控制器同时要求使用存储器总线时,哪个优先级更高? 为什么? (4)为了提高性能,主存采用4体交叉存储模式,工作时每每个体的存储周期为50ns ,则该主存能提供的最大带宽是多少?
【答案】
(1)平均每秒CPU 执行的指令数为:平均每秒Cache 缺失的次数为:为
:
足CPU 的访存要求。
(2)平均每秒钟“缺页”异常次数为:故平均每秒磁盘DMA 请求的次数至少为:请求得不到及时响应,
传输数据可能会丢失。
个最小元素,你所学过的排序方法中哪个最小元素,应使用快速排序方法。其基本
因为存储器总线宽度为32位,所以,每传送32位数据,磁盘控制器发出一次DMA 请求,CPU 和DMA 控制器同时要求使用存储器总线时,DMA 请求优先级更高;因为若DMA (3)
(4)4体交叉存储模式能提供的最大带宽为:
2. 如果只要找出一个具有n 个元素的集合的第种最适合? 给出实现的思想。
【答案】在具有n 个元素的集合中找第
思想如下:设n 个元素的集合用一维数组表示,其第一个元素的下标为1,最后一个元素下标为n 。以第一个元素为“枢轴”,经过快速排序的一次划分,找到“枢轴”的位置i ,若i=k,则该位置的元素即为所求;若
则在1至i-1间继续进行快速排序的划分;若
则在i+1至n 间继续进
个最小元
行快速排序的划分。这种划分一直进行到i=k为止,第i 位置上的元素就是第
第 2 页,共 39 页
个存储周期启动一个体。若
故MIPS 数为20; =300000;
才能满
当Cache 缺失时,CPU 访问主存,主存与Cache 之间以块为单位传送数据,此时,主存带宽
在不考虑DMA 传输的情况下,主存带宽至少达到
素。
3. 外排序中为何采用k 一路么?
【答案】外排序用路归并
合并而不用2—路合并? 这种技术用于内排序有意义吗? 为什是因为k 越小,归并趟数越多,读写外存次数越多,时间效
率越低,故一般应大于最少的2-路归并。若将k-路归并的败者树思想单纯用于内排序,因其由胜者树改进而来,且辅助空间大,完全可由堆排序取代,故将其用于内排序效率并不高。
4. 在多关键字排序时,LSD 和MSD 两种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1)最高位优先(MSD )法
先对最高位关键字进行排序,将序列分成若干子序列,
每个子序列中的记录都具有相同的值,然后,分别就每个子序列对关键字列。
(2)最低位优先先对最低位关键字位关键字
序列参加排序,
但对
法
进行排序,然后对高一级关键字
进行排序,依次重复,直至对最高
进行排序,按值不同再分成若干更小的子序列,依
次重复,直至最后对最低位关键字排序完成,将所有子序列依次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有序子序
排序后便成为一个有序序列。进行排序时,不必分成子序列,对每个关键字都是整个
排序时,只能用稳定的排序方法。另一方面,按LSD 进行排序
时,可以不通过关键字比较实现排序,而是通过若干次“分配”和“收集”来实现排序。
5.
某局域网采用协议实现介质访问控制,
数据传输率为主机甲和主机乙之间的距离为2km ,信号传播速度是200000km/S。请回答下列问题,要求说明理由或写出计算过程。
(1)若主机甲和主机乙发送数据时发生冲突,则从开始发送数据时刻起,到两台主机均检测到冲突时刻止,最短需经过多长时间? 最长需经过多长时间?(假设主机甲和主机乙发送数据过程中,其他主机不发送数据)
(2)若网络不存在任何冲突与差错,主机甲总是以标准的最长以太网数据帧(1518字节)向主机乙发送数据,主机乙每成功收到一个数据帧后立即向主机甲发送一个64字节的确认帧,主机甲收到确认帧后方可发送下一个数据帧,此时主机甲的有效数据传输速率是多少?(不考虑以太网帧的前导码)
【答案】(1)当甲乙两台主机同时向对方发送数据时,两台主机均检测到冲突的时间最短
:
=
(lkm/200000km/s)×2=10j×s ; 当一台主机发送的数据就要到达另一台主机时,另一台主机才发送数据,两台主机均检测到冲突的时间最长:
=1500B=1500×8bit=12000bit; 发送1518B 的发送时间=1518×8/10Mbps=间=2km/200000km/s
第 3 页,共 39 页
数据帧的传播时
(2)有效数据传输速率=发送的有效数据/发送有效数据所用的总时间。发送的有效数据
=确认帧的发送时间=64×
8/10Mbps=; 确认帧的传播时间
=2km/200000km/s=;
发送1518B
所用的总时间为1285.6μs=9.33Mbps。
6. 设目标为
主机甲的有效数据传输率为12000bit /
模式为
(1)计算模式p 的nextval 函数值;
(2)不写出算法,只画出利用KMP 算法进行模式匹配时每一趟的匹配过程。 【答案】(1)P 的nextval 函数值为0110132(P 的next 函数值为0111232)。 (2)利用KMP (改进的nextval )算法,每趟匹配过程如下: 第一趟匹配:abcab (i=5, j=5) 第二趟匹配:abc (i=7,j=3) 第三趟匹配:a (i=7,j=l) 第四趟匹配:
(成功)abcabaa (i=15,j=8)
7. 设某文件经内排序后得到100个初始归并段(初始顺串),若使用多路归并排序算法,并要求三趟归并完成排序,问归并路数最少为多少?
【答案】设归并路数为k ,归并趟数为s ,则
因
且k 为整数,故k=5,即
最少5-路归并完成排序。
8. 某计算机的CPU 主频为500MHz ,CPI 为5(即执行每条指令平均需要5个时钟周期)。假定某外设的数据传输率为0.5MB/S,采用中断方式与主机进行数据传送,以32位为传输单位,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包含18条指令,中断服务的其他开销相当于2条指令的执行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给出计算过程。
(1)在中断方式下,CPU 用于该外设I/O的时间占整个CPU 时间的百分比是多少? (2)当该外设的数据传输率达到5MB/s时,改用DMA 方式传送数据。假定每次DMA 传送块大小为5000B , 且DMA 预处理和后处理的总开销为500个时钟周期,则CPU 用于该外设I/0时间占整个CTU 时间的百分比是多少?(假设DMA 与CPU 之间没有访存冲突)
【答案】(1)已知主频为500MHz ,则时钟周期=l÷500MHz=2ns,因为CPI=5, 所以每条指令,数据传输率为0.5MB/S, 所以传送时间平均5×2=10ns。又已知每中断一次传送32位(4个字节)=4÷0.5MB/s=
CPU 用于该外设I/0共需20条指令(中断服务程序包括18条指令+其他开销折
,花费时间=20×l0=200ns。CPU 用于该外设I/0的时间占整个CPU 时间的百分比合2条指令)
第 4 页,共 39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