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国际商务硕士(专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规模经济

【答案】规模经济

又称“规模利益”

指在一定科技水平

下生产能力的扩大,使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趋势。规模经济可分为“内部的”与“外部的”两种。

(1)内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是指收益增加主要是由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 (2)规模外部经济。规模外部经济使指整个行业(生产部门)规模变化而使个别经济实体的收益増加。如:行业规模扩大后,可降低整个行业内各公司、企业的生产成本,使之获得相应收益。

2. 诸边协定

【答案】诸边协议是的法律文件的第三个种类。它包括《政府采购协议》、《民用航空器贸易协议》等。第一类是多边总协议,包括《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94》、《服务贸易总协定》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二类是具体部门协议,包括货物贸易中的《农业协议》、《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纺织品与服装协议》、《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反倾销协议》、《海关估价协议》、《装运前检验协议》、《原产地规则协议》、《进口许可程序协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保障措施协议》和服务贸易中的《金融服务协议》、《基础电信协议》、《自然人流动协议》等。

3. 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

【答案】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斯托尔珀和萨缪尔森论证的,主要内容为: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的长期影响是,在出口(价格上升的)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在进口(价格下跌的)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降低,而不论这些要素在那个行业中使用。所以,自由贸易会造成一国相对丰饶的要素的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得到提高,而使相对稀缺的要素的所有者的收入下降,这意味着国际贸易尽管会提高一国整体的福利水平,但由于要素所有者收入分配格局会发生变化,因此这一福利水平的增长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同水平的分享。

4. 贸易创造

【答案】贸易创造是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皇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贸易规模的扩大产生于相互贸易的便利,以及由取消贸易障碍所带来的相互出口产品价格的下降。相应地成员国相互贸易的利益也会增加。

5. 贸易条件

【答案】

贸易条件

际市场价格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如果

的比率上升,意味着每单位出口商品可以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称之为贸易条件

改善,反之,则为贸易条件恶化。为了衡量贸易条件的变化,世界银行建立了贸易条件指数,用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的价格指数的比来衡量。如果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上升得比进口商品价格指数要快,贸易条件指数就上升,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则恶化。

6. 生产成本

【答案】“生产成本”也称之为“产品成本”。它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价值之和。

7. 贸易壁垒

【答案】贸易壁垒又称为贸易障碍,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影响和制约着商品自由流通的各种手段和措施。贸易壁垒一般可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

(1)关税壁垒是指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关税所形成的一种贸易障碍。

(2)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措施所形成的贸易障碍,非关税壁垒可分为直接限制和间接限制两类:直接限制是指进口国采取某些措施,直接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间接限制是通过对进口商品制订严格的条例、法规等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

8. 专业化生产与分工所得

【答案】专业化生产与分工所得是指资源在生产领域的更有效配置所得。两国进行贸易时,在新的国际价格下,各自把所有资源用于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然后两国进行交换。这种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使福利水平提高,这一部分的提高就是分工所得。

是指一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与该国进口商品的国

二、思考题

9. 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 国有120名劳动力,B 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 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 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 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 国则是16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答案】(1)B 国由于每人能生产16吨大米,而A 国每人仅生产10吨大米,所以B 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2)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A

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

而B

国为

B 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所以B 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A 国,

如图所示。

10.假设越南(V 国)和马来西亚(M 国)两国大米市场的需求曲线分别为:

供给曲线分别为:

请计算:

(1)两国自给自足时大米市场的均衡产量和价格;

(2)自由贸易时国际市场大米的价格和各国的进口量或出口量;

(3)自由贸易带来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福利收益或损失,以及两国的净福利收益或损失。 【答案】(1)自给自足情形下,两国大米市场达到均衡必须使得市场供需相等。分别联立V 国和M 国的需求和供给方程:0.7, M 国大米价格为1.4, 产量为0.4。

(2)自由贸易下,两国总需求为:

两国总供给为:

令V 国:

消费者剩余变化为:生产者剩余变化为:净收益为:M 国:

消费者剩余变化为:生产者剩余变化为:净收益为:

世界总收益=V国净收益+M国净收益

可解得自给自足时V 国大米价格为0.8, 产量为

得,所以V 国出口量也等于M 国的进口量。

(3)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