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西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选择样本的基本要求。
【答案】选择样本的基本要求是:
(1)明确规定总体。要从内涵与外延两方面明确总体界限,研究的目的、课题性质决定了总体的内涵。同时研究目的也决定了总体的范围,研究者准备将研究成果推广到什么样的范围,就应在该范围内抽样。
(2)取样的随机性。要尽可能使每个被抽取的个体具有均等的机会,也就是说使被抽取的任何个体与个体之间是彼此独立的,在选择上没有联系。
(3)取样强调代表性。尽可能使抽取的样本代表总体。
(4)抽取样本容量合理。要科学地确定样本的大小,既要满足统计学上的要求,又要考虑实际上收集资料的可能性,并使误差减到最低限度。
2. 列举影响教育实验内在效度的主要因素(不少于5个)。
【答案】内在效度是指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即研究的结果。内在效度决定了实验结果的解释,没有内在效度的实验研究是没有价值的。影响教育实验内在效度的主要因素有:
(1)偶然事件
在实验过程中,不是作为实验处理的任何事物的出现,都可能影响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在周期较长的实验中,更可能成为一个问题。
(2)成熟
反映被试一个时期或一个阶段后,随时间的推移以及偶然因素的影响,被试自身的身心各方面发生的变化而引起的系统变异,如生理、心理的发展,技能、知识、经验的増长,或者变得疲倦、失去兴趣、焦虑等。这些变化可能与自变量混淆而影响对因变量变化结果的解释,从而降低研究的内在效度。
(3)测验
教育实验中前测作为一次学习经验可能影响后测的成绩,或积极的,或消极的。常见的有练习效应、敏感效应和选择性效应。被试形成对练习和测验的敏感性,尤其是在前后测之间相距时间较短情况下会影响研究的内部效度。
⑷工具
指教育实验中测试手段技术或工具的无效或缺少一致性,这就是在实验过程中由于主持实验
者主观情绪状态发生变化(如变得更严格、疲倦或粗心等),或研究者的个性、态度、价值观、信息的影响,如皮格马利翁效应,或评判标准不同(前后测难度不同,不同班用不同测验,或评判者的差异),其可能结果是对测定和评级的精确性的一个无效评价。
(5)统计回归
统计回归是在教育实验中有前后测情境下出现的一种效应现象,一种趋向平均数的常态回归。被试前测成绩过优或过劣,则在后测时成绩都有自然向群体平均值靠拢的趋向(集中趋向)。对这种由于统计回归效应而混淆再次测试取得的实验结果,如不加分析,易产生错误结论。
(6)被试选择
由于选择被试的程序不适当,没有用随机取样和随机分组的方法,因而造成被试组之间存在系统性差异。也就是说在研究处理前,选择的被试在各方面并不相等或有偏性。
(7)被试的缺失
在一个延续时间较长的研究中,被试的更换、淘汰或中途退出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8)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及其他
由于测试程序、因素控制和实验安排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多种条件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影响对结果的解释。
3. 简答历史研究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适用范围。
【答案】所谓方法的适用范围问题,是指在研究什么样类型性质的教育问题时才能运用历史研究法。一般而言,历史研究法主要适用于研究人们过去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理论。具体地讲,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对各个时期教育发展情况的研究
以历史发展的逻辑顺序完整地认识教育发展史的基本脉络,包括中外教育史从古代、近代到现代教育实践与理论发展的研究。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发展关系,道德教育,课程教材的发展,教学原则方法的演变,考试选拔制度的改革,科技发展与教育改革,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发展等。
(2)对历史上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理论观点的研究
西方,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到赫尔巴特、杜威等,我国从孔丘到朱熹、王夫之以至陶行知,历代涌现出许多重要的教育家,他们在各自教育实践基础上,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思想成果,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形成各自不同的学术观点,集中反映出一定时代教育理论与实践革新、发展的轨迹和规律,代表着发展演变的各个阶段。
(3)对一个时期教育流派、教育思潮的分析研究,以及对不同教育流派理论的比较研究 这方面侧重于教育思想的研究,其中也包括民族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的研究。这类研究,重点在于揭示各历史阶段不同思潮和流派的特点,对教育实践所起的作用和对后世教育制度以及教育理论发展的影响,并探讨不同思潮和流派论争、融合演化的规律。
(4)对一定时期教育制度,如法令、计划、政策等的评判分析
我国及世界各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沿革中都有较完备、系统的教育制度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教育传统和教育模式。围绕各级各类教育,古代官学与私学,古代书院与学术文化,考试制度,近代留学制度以及教育管理制度等发展沿革可进行各种专题研究。
(5)对外国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
这方面侧重对国际教育的比较研究。内容十分广泛。如各国教育制度问题,外国高校职能的演变,各国实施普及义务教育问题职业技术教育问题,教育立法问题,少年儿童智力发展问题,教育实验与测量问题,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制问题,课程理论以及各国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模式问题等等。
(6)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如少数民族教育史,古代的科技教育、农业教育、艺术教育、社会教育、军事教育、民主文
学教育和家庭教育,古代的幼儿教育、女子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古代对外教育交流等。
综合以上的陈述可以看出,历史研究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教育科学研究问题和新的项目的开发,同时,在历史以及当前教育科学发展现状的思考,更新,更科学合理,以及更符合人类教育科学发展的项目会在综合以上各个方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升。
4. 简述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
【答案】教育研究的问题从产生和发现的渠道或途径来说都很广的,大致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课题,这就是当前社会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教育事业发展中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要紧紧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地研究它所涉及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教育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2)学科建设中需要的问题,这往往是从教育理论发展方面提出的课题。不仅要揭示已有理论同经验事实的矛盾,而且要揭示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不仅包括学科系统规划建设中的若干未知的研究课题,而且包括对已有教育理论传统观念和结论的批判怀疑,以及学术争论中提出的问题。
(3)研究者在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教育改革中反应出来的种种矛盾。一方
面要寻找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其内在规律性;二是从争论中发现问题。
(4)从日常观察中发现的问题,这是大中小学教师提出研究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5)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接点找问题,这就是指交叉学科间的空白领域。在现代科学大综合发展的趋势下,各学科之间的交叉领域涌现出大量的值得开拓的新问题。
(6)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课题,包括对世界教育科学发展潮流及趋势的分析以及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既有对某学派理论的系统研究,也有对西方课程理论、伦理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等不同观点及研究方法的评价分析。同时还可以从国家领导机关制定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