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大学联合培养(中科院动物研究所)822普通生物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反应中心色素分子。
【答案】反应中心色素分子是处于反应中心中的一种特殊性质的叶绿素a 分子,它不仅能捕获光能,还具有光化学活性,能将光能转换成电能。
2. 辐射对称。
【答案】辐射对称是指通过身体的中轴可以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切面把身体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是一种原始的对称形式。
3. 行为。
【答案】行为是指动物在个体层次上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和内在生理的变化所作出的整体性反应,并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
4. 受体介导的胞吞。
【答案】受体介导的胞吞是指通过膜中的受体蛋白专一性地与胞外配体结合,并吞入细胞的现象。
5. 人工诱导多倍体。
【答案】人工诱导多倍体是指利用人为的方法使生物的染色体加倍成为多倍体。
6. 亚种。
【答案】亚种是指一个种内形态有较明显差异,并有一定地理分布区域的个体群。
7. 核膜。
【答案】核膜包在核的外面,由两层膜组成,两膜之间为核周腔。在多种细胞中,外膜延伸与细胞质中糙面内质网相连,核膜内面有纤维状蛋白组成的核纤层。核膜上有小孔,称为核孔,与核纤层紧密结合,成为核孔复合体。
8. 假根。
【答案】假根是指苔藓植物体表皮细胞壁向外突起的类似根毛的结构,具有吸收功能,但不具维管组织。
二、填空题
9. 中心粒是由_____构成。它与鞭毛构造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
【答案】微管;9束三体微管排列成圆筒状;无中央微管
10.1968年,日本遗传学家_____提出的中性进化论认为,多数突变是_____。这些突变包括了_____、_____和_____三种。
【答案】木村资生;中性突变;同义突变;非功能性突变;不改变功能的突变
11.细胞免疫由_____性抗原引起,即_____。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如癌细胞)表面具特殊的分子标记与抗原的结合物,从而胞毒T 细胞可以识别并攻击之。
【答案】细胞;MHC1
12.人类学家将人类从南猿到现代人几乎没有中断的进化历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答案】南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智人阶段
13.单糖以两种形式存在:一是_____糖,第_____C原子与0形成双键;二是_____糖,第_____C原子与O 形成双键。
【答案】醛;1; 酮;2
14._____动物原肠胚的胚孔发育成动物体的肛门。
【答案】后口
15.真核细胞中,细胞核与细胞膜是由连续的膜通道系统相连的,构成该通道系统的细胞器是_____。
【答案】内质网
【解析】内质网是细胞质中以膜为基础形成的囊状、泡状和管状结构,与核膜、高尔基体和溶酶体等在发生和功能上相互联系,构成细胞质的内膜系统。细胞质内有一列囊腔和细管,彼此相通,形成一个隔离于细胞溶质的管道系统,即内质网。内质网膜向内与核被膜的外膜相通,向外与细胞膜相连。内质网膜的结构和核膜、质膜等一样,也是以脂类双分子层为基础的。
16.达尔文在进化论方面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完成了两个理论突破:一个是提出_____,一个是提出了_____。
【答案】共同由来;自然选择学说
【解析】《物种起源》的出版给特创论以沉重的打击,使生物学最终摆脱了神学,成为一门科学。达尔文是进化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最重要的是完成了两个理论突破:(1)提出共同由来学说;(2)提出自然选择学说。
17.多年生木本植物的根和茎都能够逐年加粗生长,这是由于_____生长的结果。
【答案】次生
【解析】多年生木本植物的根和茎完成初生生长后,由于侧生分生组织(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活动,使初生生长所形成的根和地上部继续加粗,由此产生的结构称为次生结构。
18.级联反应是多级反应,其特点是_____、_____。
【答案】逐级引发;逐级扩增
三、简答题
19.什么是逻辑斯蒂曲线?举例说明其对生产实践的指导意义。
【答案】逻辑斯蒂曲线是比利时学者
限环境下,受环境制约且与密度相关的增长方式。
在空间、食物等资源有限的环境中,随着种群的增长,制约因素的作用也增大,故种群增长与种群密度有关。环境容纳量(或负载能力)K 是指种群增长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种群增长曲线呈
下降。
渔业、牧业生产中适时捕捞老年个体,可提高种群的生育力,保持种群数量稳定持续地増长
20.何谓被子植物?其生活史有那些特点?
【答案】(1)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是种子有子房包被的植物,具有真正的花,又称为有花植物。被子植物在分类学上常称为被子植物门,是植物界最高级的一类,是地球上最完善、适应能力最强、出现的最晚的植物。
(2)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是指从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经过营养生长,然后开花、传粉、受精、结实并产生新一代种子的全部历程。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包括两个基本阶段:二倍体(2N )阶段和单倍体(N )阶段。两个阶段的转折点是双受精和减数分裂。
①二倍体阶段(无性世代)是指从双受精形成的合子开始,至形成胚囊母细胞和花粉母细胞为止,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 称为二倍体,也称为孢子体。二倍体阶段时间较长,并占优势,能独立生活。
②单倍体阶段(有性世代)是指从胚囊母细胞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分别形成单核胚囊(大孢子)和单核花粉粒(小孢子)开始,至形成7细胞胚囊(雌配子体)和含3个细胞的成熟花粉粒或花粉管(雄配子体)止,这个阶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N 。单倍体阶段时间较短,结构简化,不能独立生活,寄生在孢子体上来获取营养。被子植物的生活史特点:
③二倍体阶段占生活史的优势,单倍体退化,依附在二倍体上生存。
④被子植物具有世代交替的现象,即二倍体阶段和单倍体阶段,在生活史中交替出现。
年创立的。逻辑斯蒂增长模型是指种群在有型
,种群增长;种群稳定;种群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