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802植物保护学参考答案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科目代码: 802 科目名称: 植物保护学
--------------------------------------------------------
一、名词解释(共40分,每题4分)
1、植物保护学:指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1分),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害(1分),提高植物生产的回报(1分),维护人类物质和环境利益的一门既具基础理论又具应用价值的科学(1分)。
或是研究植物的有害生物(1分)——病原物、害虫和杂草等的生物学特征(1分)、发生规律(1分)和防治方法的一门科学(1分)。
2、植物病害症状:是指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2分)。其中,寄主植物本身的不正常表现为病状(1分),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的特征性表现称为病征(1分)。
或植物病害经过一系列病变过程,最终导致植物产生肉眼可见的病态称为植物病害症状(2分)。症状是由病状和病症两部分构成(2分)。
3、非侵染性病害:是由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2分),或由在生长环境中油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2分)。
4、病害循环:指病害从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 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2分),也称为侵染循环(1分)。包括三个环节: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的传播途径(1分)。
5、侵染过程:就是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某些部位相接触(1分),由该部位侵入寄主植物后在其体内繁殖和扩展(1分),发生致病作用,显示出病害症状的过程(1分),也是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病过程(1分)。
或是指病原物从与寄主接触(1分)、侵入寄主(1分)到引起寄主发病(1分)的过程,简称病程。一般将侵染过程分为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4个阶段(1分)。
6、滞育:指当季节性的不良环境条件到来前(1分),在某些环境因子的诱导下(1分),------------------------------------------------------------------------------------------
第1页,共8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