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 . .... 2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二) . .... 9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三) . .. 15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四) . .. 21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五) . .. 27
一、名词解释
1. MUD
【答案】MUD 是90年代中期才开始在因特网上流行起来的多用户异步通讯系统,MUD 代表虚拟的多用户空间。
2.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答案】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由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组成,以高校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主讲教师既有两院院士,也有国家级教学名师。
3. 学习策略
【答案】习策略主要是指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自觉地用来提高学习成效的谋略,即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应掌握的学习规则、程序和技巧。主要类型有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4. 微格教学
【答案】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微格教学实际上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精简,并能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
二、简答题
5. 说明什么是个别化教学。
【答案】个别化教学是一种适合个别学习者需要和特点的教学。学生个别地自学,在方法上允许学习者自定目标、自定步调、自己选择学习的方法、媒体和材料。程序教学是个别化教学的一种形式,它的发展形成了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别化、个性化教学模式。程序教学的基本原理如下:
(1)“强化”理论
①程序教学的心理学基础是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斯金纳与桑代克同属行为主义心理学派。他们创建了关于学习的刺激—反应(S-R )理论,把学习看成是某种行为的形成,并通过刺激—反应—强化而实现。
②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认为,有机体的行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 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己知刺激所引起的反应; 操作性行为则没有己知刺激,而是由有机
体本身发出的,好像是自发的反应。同样,相对应的也有两类学习:一类是反射学习; 另一类是操作学习。他把大多数人的行为,甚至所有人类的学习都看成是操作,在这种操作条件作用下,反应经诱发后,随即给予强化,形成刺激一反应联结。
③据此,斯金纳提出,为了使学生对刺激作出符合要求的反应,必须将教材“程序化”; 为了形成符合要求的刺激一反应联结,必须尽量避免不符合要求的反应,要将教材尽量细分为“小步子”,以便能在每个小步子中诱发出正确的行为来; 为了最有效地强化学习者的反应,必须在反应发生后“即时强化”。
(2)程序教学的要素程序教学采用的是一个仔细安排组织起来的教材序列,一已运用强化原则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或是未能掌握教材,那么,过错在于程序而不在于学生。一个好的成功的教学程序,应包含以下要素:
①小步子的逻辑序列。教材被分解成许多片段,安排成一个逐渐增加难度的、有次序的序列。学生从程序的第一步开始,一步步地前进。这不仅使知识的获得简单起来,而且能减少学生出错的次数,因为前一步己为学生对新刺激正确反应做好了准备。小步子强调了教材难度增加的渐进性和从一个项目过渡到下一个项目的自然性。
②积极地反应。程序教学要求学生和程序间相互影响。
③信息的及时反馈。每当学生做出一个反应,程序就立即告诉他,是正确还是错误,这就是反馈。反馈出现得越快,强化或者消退也就越有效。即时的信息反馈能使学生避免一错再错。
④自定步调。通常的课堂教学都假定听课者是一个“中等”学生,而事实上他可能并不存在。学得快的学生常要被拖住,而学得慢的学生——虽然他也有可能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学生,又要被向前拉得过快。相反,程序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每一位学生以适合他自己的速度进行学习,允许学生在一个项日上要停多久就多久。这样,学生在以适当速度进行学习的同时,通过不停的强化,而得以稳步地前进。
⑤减少错误率。程序教材需要不断修订,以使学习者产生的错误减到最少限度。人与人是不相同的,但如果许多人都在程序的同一点上发生困难,那就表明这个程序需要修订。修订经常是在那些错误率高的框面上开始的,但也不尽然,因为在某一框面上产生错误,可能是由于前一个框面有毛病。修订是必要的,即使只修订一次,就不仅能使错误减少一半,还可能加快整个程序完成的速度。
(3)程序设计模式
程序教学的关键是编制程序教材。程序不只是教材内容的简单排列,而是要根据一定的学习理论,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确定教材的排列顺序。程序教材的设计模式人致可分为两种,即斯金纳编制的体现他的“操作条件”原理的直线式程序模式和克劳德根据他自己在50年代为美国空军培训技术人员排除电子设备故障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的模拟教师指导作用的分支式程序模式。
①直线式程序模式
直线式程序是把教材分成一系列连续的步子,每一个步子很小。每呈现一步,要求学生做出
一个应答反应,学生答错后,机器就呈现正确的答案,加以核对,得到强化,然后冉进入下一步。
这种直线式程序教材只提供一种掌握所学知识的思维途径,学生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规定的顺序进行学习; 程序中也只提供对学生反应正误的反馈信息或呈现正确的答案,而不提供启发思考的补充程序。
②分支式程序模式
分支式程序教材是根据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采用一些补习环路来修正错误,以达到掌握教材的目的。
学生学完第n 份材料后,如果答案正确,就进入(n+1)单元的学习,如果答错就被引导到
的分支补充材料学习。当确认己经掌握了第n 份材料后,再转向(n+l)单元的学习。对于“快”的学习者,可按直线方式通过主程序:而对“慢”的学习者,则要通讨子程序提供补充知识帮助学习,才能学完全部主程序。
6. 简述网络教学的特点。
【答案】网络教学是利用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技术对学生实行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更能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加下、分析、创新、利用、交流、的能力。其有以下几个特点:
(1)校园数字化。网络教学随着网络教学的开展,学校将逐步形成依托校园网络的数字化校园环境。包括教学资源的收集、制作、管理系统,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学生管理、考试成绩查阅、缓考申请等)系统,电子校园(包括实时授课、点播、答疑、作业提交等系统以及数字图书馆等)等等。
(2)教材科学化。根据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充分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和超连接的特性,网上教材将趋于多媒体化、非线性化; 更为重要的是网络教材更新迅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将有利于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3)学生主体化。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了认知的主体,从被动地学到主动地学,从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地学到带着任务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从按部就班的学习到自定步调自定目标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
而教师角色将逐步发生变化,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讲授者变成信息组织、编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不是“讲坛上的圣人”,而是学生的亲密朋友、指路人。
(4)形式多元化。教学组织形式多元化突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使个别化学习、协同学习、课堂教学、远程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并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5)素质合理化。网络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学习者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素质结构更为科学合理。
(6)学校开放化。传统的学校,是限于围墙的学校。广播、电视教学己经突破了这一模式,网络教学特别是远程网络教学的开展更彻底改变了学校的概念,使学校成为开放、虚拟、社会化的学校。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