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335出版综合素质与能力[专业学位]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1

  摘要

一、概念题

1. 国家安全

【答案】国家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既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又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国家安全指涉及国家的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社会制度安危等重大事项。国家安全关系国家的存亡,是整个国家和全体人民根本利益所在。维护国家安全,涉及国家的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社会制度的巩固,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人民安居乐业,是各国政府都全力以赴的重大问题。任何国家都把维护自身的发令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都通过立法严格保障国家安全,禁止任何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2. 纪律

【答案】纪律是政党、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约束自身成员的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主要是共产党的纪律和新闻单位内部的纪律。共产党的许多规定,如在政治上同中央保持一致、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等,都属于纪律。

3. 名誉

【答案】名誉是指社会对特定的公民的品行、思想、道德、作用、才干等方面的社会评价。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可以使人们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有良好名誉者不仅可以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还可获得经济效益。

4. 专有使用权

【答案】专有使用权,是指著作权人允许被许可人在约定的期限内排他地使用自己作品的著作权,被许可人则获得该作品的专有使用权,被许可人有权排除包括著作权人在内的一切他人以同样的方式使用作品,著作权人不得再允许第三人使用该作品,若要许可第三人行使同一权利,则应取得对方的许可。

5. 煽动

【答案】煽动(sedition )是一种言论方式,可以通过口述(讲演)、文字乃至广播、影视、戏尉、书画等方式来表现,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言论,其特点是:①表述方式的非理性,就是使用浮夸的、情绪化的、蛊惑性的语言; ②内容的非事实性,如虚张声势,夸大其事,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有的还要进行造谣诽谤; ③直接面向公众,即公然散布; ④具有导致反常行动的目的,就是希望激起他人反常狂热,采取某种不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动。所以煽动虽然也是一种表达思想的方式,但却是反常的、病态的、邪恶的,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是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和客观公正原则完全违背的。煽动他人进行危害国家和社会的活动,必然会产生很大的社会危害性,因而必须加以禁止,对违者依法予以制裁。

第 1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