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现代分子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之现代分子生物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蛋白质组和蛋白质组学(proteomeandproteomics )
【答案】蛋白质组是指一个细胞或一个机体的基因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蛋白质组学是指着眼于研究并解析生物体整个基因组所有遗传信息的学科,旨在阐明生物体全部蛋白质的表 达模式与功能模式,从整体的角度分析,鉴定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蛋白质与大分子之问的相互作用与联系,揭示蛋白质的功能与细胞生命活动的规律等。
2. 重组修复
【答案】重组修复是指遗传信息有缺损的子代DNA 分子从同源DNA 的母链上将相应的核苷酸序列移至缺口处,再合成新的序列来填补母链的空缺的修复过程,因为发生在DNA 复制之后,又称复制后修复。
3.
【答案】泛素(遍在蛋白)。泛素是指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细胞中,主要功能是标记需要分解掉的蛋白质,使其被水解的小蛋白。
4. DNA Fingerprint
DNA 指纹。DNA 指纹是指由于限制性酶切位点的改变或DNA 序列中重复序列等原【答案】
因,以及一些DNA 遗传标记的差异性,生物个体DNA 表现的个体间的差异,这些个体差异反映了个体的身份。利用DNA 指纹鉴定个体差异的技术为DNA fingerprinting,用于亲子鉴定。
5. Blue-white screening
【答案】蓝白斑筛选。蓝白斑筛选是指基于半乳糖苷酶系统的一种重组子筛选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很多载体都
携带一段来自大肠杆菌的
序列的宿主细胞。宿主经上述质粒转化后,
整近操纵基因区段的质粒之间实现了互补
活性蛋白质。由
互补而产生的操纵子DNA 区段,
其中有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调控序列和前146个氨基酸的编码信息,这种载体适用于可编码半乳糖苷酶C 端部分 基因在缺少近操纵基因区段的宿主细胞与带有完,产生完整 细菌在诱导剂的作用下,在生色底物存在时产生易于识别的蓝色菌落。而当外源DNA 插入到质粒的多克隆位点后,几乎不可避免地导致无互补能力的氨基端片段,使得带有重组质粒的细菌形成白色菌落。
二、简答题
6. 原核生物DNA 聚合酶I 不同于聚合酶III 的酶活性是什么?
【答案】(1)DNA 聚合酶I 具有5' →3' 核酸外切酶功能,而DNA 聚合酶III 没有;
(2)DNA 聚合酶I 的生物学活性低,而DNA 聚合酶III 的生物学活性较高;
DNA 聚合酶I 的作用主要是保证DNA 复制的准确性,(3)而DNA 聚合酶III 主要负责链的
延长。
7. 试述大肠杆菌基因组和真核生物基因组的主要区别。
【答案】(1)大肠杆菌基因组的结构特点如下:
①基因组结构简练,非编码序列极少,而真核细胞有大量DNA 冗余;
②存在转录单元;
③转录产物为多顺反子mRNA ,再翻译成多个蛋白质。
④有重叠基因,即同一段DNA 含有两种不同蛋白质的信息。
(2)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①基因组庞大,一般都远大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
②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
③含有非编码序列(90%以上),这是真核生物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最主要的区别;
④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mRNA ,一个顺反子对应一条肽链;
⑤真核基因有内含子结构,呈断裂基因形式;
⑥存在大量的顺式作用元件,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等;
⑦DNA 具有多态性;
⑧具有端粒结构,能保护线性DNA 的完整复制、保护染色体末端记忆决定细胞的寿命。
8. 原核与真核生物的核糖体组成有哪些异同点?
【答案】核糖体又称核蛋白体,由rRNA 和蛋白质组成,是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大分子机器。原核与真核的核糖体 均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单核糖体有二个亚基,分别称为大亚基和小亚基。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组 成见差异下表。
表
9. TBP 在真核生物三类RNA 聚合酶的转录起始中有怎样的作用和功能?
【答案】TBP 是一种转录因子,其作用如下:
(1)在RNApol I的转录起始过程中,TBP 是SL1的组分,起定位RNApol I的作用; (2)RNApol II的转录起始由TBP 识别TATA 枢;
(3)在RNApol III的转录起始过程中,TBP 起定位RNApol III的作用。
10.什么是转录因子?如果你找到了一个转录因子,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该转录因子与某一顺式作用元件间的互作关系。
【答案】(1)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是指转录起始过程中,RNA 聚合酶所需要的辅助因子,是参与正调控的反式作用因子,通常识别位于基因上游启动子附近的顺式作用元件。
(2)可以使用Dnase I足迹实验来证明转录因子与顺式作用元件的互作关系。DNase 工足迹实验的原理为: 蛋白质结合在DNA 片段上,保护结合部位不被Dnase I 破坏,这样,蛋白质在DNA 片段上留下“足迹”。在电 泳凝胶的放射性自显影图片上,相应于蛋内质结合的部位没有放射性标记条带。足迹试验特异性好,定位精确,使用广泛。其技术流程为:
① 待检双链DNA 分子用作末端标记,通常只标记一端;
②蛋白质与DNA 混合,等二者结合后,加入适量的DNaseI , 消化DNA 分子,控制酶的用量,使之达到每个DNA 分子只发生一次磷酸二酯键断裂,同时设未加蛋白质的对照;
③从DNA 上除去蛋白质,将变性的DNA 加样在测序凝胶中做电泳和放射性自显影,与对照组相比后解读出足迹部位的核苷酸序列。
11.大肠杆菌中σ因子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什么?
【答案】(1)σ因子可能与核心酶的组装及启动子识别有关,并参与RNA 聚合酶和部分调节因子的相互作用
(2)σ因子可以极大地提高RNA 聚合酶对启动子区DNA 序列的亲和力;
(3)σ因子负责模板链的选择和转录起始,它是酶的别构效应物,使酶专一性识别模板上的启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