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之公共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政策创新与传播框架
【答案】政策创新和传播主要有两种解释框架。
(1)内部决定模型。该模型假设,地方政府的行为不会受其他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认为职能部门创新的因素在于地方政府内部的政治、经济或社会特性。
(2)传播模型。与内部决定模型相反,传播模型则认为政策创新本质上是政府之间的关系,其把一个地方政府采纳的某项政策视为模仿其他地方政府先前采纳的政策。
2. 类比分析
【答案】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类比分析是指把这种相似性研究创造性地用于政策问题的构建中,寻求政策问题的成因、性质及类别的方法。人们在缺乏可靠的论证思路时,类比分析法往往能够奏效,在构建政策问题时,有三种不同的类比形式可以运用:人的类比、直接类比和想象类比。
3. 公共政策法律化
【答案】政策法律化,又称政策立法,是指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权限和程序,把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比较成熟和稳定的、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的公共政策上升为法律。政策法律化实际上是一种立法活动,政策法律化的主体有两类:①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 ②享有委托立法权的行政机关。
4. 系统方法
【答案】系统方法是指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具体来说,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佳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使整体与部分统一起来的科学方法。它将分析与综合有机地结合,并努力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特别是运用数学工具,定量、精确地描述对象的运动状态与规律,为解决如政策系统这一类复杂系统问题,提供研究的新途径。美国学者克朗认为,在政策分析中,若明智地运用系统方法,将会改善所制定的政策质量; 若完全缺乏系统分析,将会使复杂系统中的情况恶化。系统方法的显著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和最优化。
5. 正式议程
【答案】正式议程又称政府议程,是指某些社会问题己经引起决策者的深切关注,感到有必
要对之采取一定的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列入政策范围这样一种政策议程。从本质上讲,政府议程是政府部门按特定程序行动的过程,在程序上表现较为正式和固定,在方法上表现比较严谨和精确,在内容上表现较为具体和集中。
二、简答题
6. 何谓转换型领导,其特点是什么。
【答案】(1)转换型领导的含义
转换型领导,是一种能够结合组织成员共同需求与愿望的组织变革过程,通过领导的作用,建立起人员对组织目标的共识与承诺,基于承诺,领导者创造人员信念和行为的有利条件。
(2)转换型领导的特点
①个别的关怀
转换型领导同时关注工作与人员两个面向,但更重要的是针对人员性情、能力的差异,关怀其思想与行为的转变。转换型领导在工作构面上,将关切的焦点从工作绩效提升到工作道德的层面,所以绩效表现不是唯一的考核标准,人员对工作意义的体认和投入程度是要项之一。
②动机的启发与精神的感召
转换型领导与传统领导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人员对工作动机的启发。领导者能够揭示一个结合组织与员工发展的未来愿景,此外领导者的精神感召也同样重要。
③才智的激发
转换型领导假定人员才智能力的发挥是组织存在、发展的命脉所在,所以领导者的职责在于建立一种能够激发组织上下才智的互动创造过程。
④相互的影响关系
转换型领导的领导与部属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关系的产生可能基于专业上的尊重,社会的影响力。但基本上都是超越层级职位权力的。
基于以上转换型领导的卞要内容,可以得知转换型领导者的特质:转换型领导者能够创造前瞻的愿景,启发员工的自觉意识,了解员工的需求,能鼓舞他们学习的动机,并且领导者本人也是十分乐于工作的。
7. 简述绩效管理过程的基本活动。
【答案】绩效管理,是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同意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绩效管理乃对公共服务或计划目标进行设定与实现,并对实现结果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
绩效管理过程一般包括三个最基本的功能活动:
(1)绩效评估(performance evaluation)。系指评估一个组织如何达成以及是否达成目标的系统化过程。评估的可以是组织的绩效、计划的绩效和个人的绩效。但对公共部门而言,现在比较重视的是对组织绩效的评估,组织绩效评估是如何追踪与评估组织绩效的过程。
(2)绩效衡量(performance measurement )。为了进行绩效评估,管理者必须设计一套足以
衡量组织目标实现的指标系统,也就是衡量组织绩效的标尺,这样才能进行不同机关与不同时期的比较。
(3)绩效追踪(performance monitoring )。绩效追踪系指对组织的绩效进行持续性的监测、记录与考核,以作为改进组织绩效的基本依据。
绩效管理乃是收集绩效信息,进行绩效衡量,设计与执行有效管理,推动绩效不断持续改进的整体活动和过程。
8. 简述政府审计的范围。
【答案】审计提供了可信的独立裁决,使财务报表合法,同时指明了公共部门管理者履行职责的方式; 通过审查程序、管理和政策或计划管理,有利于组织效率的提高,同时审计也可以发现公共部门的预算舞弊行为。政府审计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管理审计和合法性审计
这是传统意义上审计的情况,审计是审查文件、记录、报告、内部管理系统、会计和财务程序以及另一些证据的过程。其要求:政府的财务报表所提出的东西是公正的:政府的财务往来是适当的、合法的; 数字是准确的:所有财务往来都作了适当的记录; 经营政府财务管理的公务人员是称职的。
(2)效率性和经济性的审计
主要关注政府的支出是否符合经济和效率的原则,是否达到了最大化的结果。这类审计的范围包括:需要完成或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成本核算或支出的合理性; 资金保管和使用的合理性; 资金来源的合理性; 收费商品或劳务收入的合理性等。
(3)计划绩效审计
计划绩效审计包括检查和判断政府计划和行动的预期结果和效益是否达到,以及立法或行政机关确立的目标是否适当。这种审计下作包括判断下列方面:对预期结果产生负面影响的管理薄弱环节; 对可能更有效或成本更低的达成目标的途径进行选择:外部的效益或损失,也就是当初确定计划时没有预计到的效益或损失。
9. 试比较传统的科层组织与学习型组织的差异。
【答案】传统的科层组织与学习型组织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涵
传统组织是一种机械式的组织和官僚式的组织,其具有封闭式的系统;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有机式的组织、自我设计的组织和全息式的组织,其具有开放式的系统。
(2)学习体系的构成
传统组织的学习体系是由硬性的组织目标、部门层级分工、控制机制和法令规章所组成; 学习型组织的学习体系则借助软性的共同愿景、自发的动机、开放的心灵和团队精神来维系。
(3)组织学习的理念
两者在组织学习理念方面的差异主要包括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