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47社会学概论[专业学位]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先赋角色

【答案】先赋角色,又称归属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如一个人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种族、民族、家庭出身、性别等角色。先赋角色是从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上所做的区分。先赋角色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社会流动很少,人们的很多角色都是由血缘关系决定的,因而是先赋的,如职业角色、阶级角色等。自工业化社会以来,一些原来属于先赋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如职业角色、阶级角色等都不再主要是由先天决定的,而主要是由人们后天获得的。

2. 单位制

【答案】单位制度是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实行的、以企事业组织为单位,承担政府的社会分工日标并对其成员进行全面管理,执行这种制度的企事业组织被称为单位组织,简称单位。单位制度是国家通过具有特殊功能的科层组织来对各种社会、经济资源进行再分配,并通过这种再分配实现有效的政治控制的一种体制。靠着这一制度,全国成为一个以中央政府为最高权威的特大的组织体系。

3. 泰罗制

【答案】弗里德里克·泰罗在20世纪初创建丁科学管理理论体系,他这套体系被人称为“泰罗制”。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的中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重点放在计划、标准化和在作业层改进人的努力方向,以便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个工人的生产效率,使劳资双方都能获得最大的效益。

4. 次级群体

【答案】次级群体,又称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是指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在这类群体中,成员间的感情联系很少,面对面的接触很有限,主要是依据既定的角色联系在一起。其典型是各类社会组织,如军营、学校、大工厂和政府部门等。

5. 社会流动

【答案】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从个人角度看,广义的社会流动是个人社会地位结构的改变。狭义的社会流动指人的职业地位的改变。

6. 惯习

【答案】布迪厄用“惯习”来表述人类实践深层的社会结构与认知结构。实践过程中持久潜

,即是对在的行为倾向系统就是惯习,它存在于实践者的身体和行为之中,构成了一种“实践感”

实践的前认知把握。

7. 社会政策

【答案】社会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而采取的各种原则或方针。社会政策具有权威性、价值性、政治性、原则性、强制性、时代性、可行性和具体性等性质。

8. 社会系统

【答案】社会系统是由行动者同其状态中的其他行动者之间稳定的制度化的角色关系构成的。通常所说的“社会”是社会系统中的一种特定类型,是指对环境具有较高程度的自给自足性的社会系统。除了社会之外,社会系统还包括那些在其环境中自给自足程度不那么高的二人组合关系、小群体、家庭及各类组织等。社会系统是整个行动系统中的一个附属系统,它受到文化系统(价值取向和规范模式)的控制和人格系统(角色)的制约,因此,它的核心是制度化的角色关系。

二、简答题

9. 怎样理解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

【答案】(1)组织的概念

①组织的两种理解:

a. 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初级群体;

b. 狭义的组织,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②组织活动是一种整体性和结构性活动,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包括:a. 组织的目标结构; b. 组织的心理结构; c. 组织的技术结构; d. 组织的整体活动。

(2)组织的特点

①人类社会的群体生活发生重要变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a. 新型组织方式对人际交往产生一定影响。在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正式关系,交往需要按照固定的规则和方向进行,具有较强的间接性和片面性的特点。

b. 从结构上看,社会组织都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并由此与其他社会组织有着明显的界线,组

织内部的运行依赖一套正式而稳定的关系结构,用以协调组织多样化活动,实现组织的整合状态。

②现代组织活动与传统的人类活动相比具有某些截然不同的特征:

a. 现代组织的非人格化特征;

b. 现代组织的整体合理性与个体非合理性特征;

c. 现代组织的道德与非道德性的两重性特征。

10.试比较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答案】(1)文化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 )又称种族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易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人的。文化中心主义将本民族、本群体的文化模式当做中心和标准,以此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常常敌视和怀疑为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模式。

极端的文化中心主义会盲日排斥一切外来文化,这是根本错误的。

(2)文化相对主义(relativism )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它的日号是:好的民德就是适合当时环境的民德。

虽然文化相对主义表现出了一种对外来文化的容忍,但是,由于它否认了事物的绝对的‘面,因而发生了明显错误。

(3)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分别从两种极端的立场看待文化模式,都未免失之偏颇,两者都具有明显的形而上学倾向,而缺少辩证法。

从对待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模式的态度来看,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要剔除有害的文化糟粕,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时防止外来糟粕的入侵。

11.社会制度的功能。

【答案】社会制度是指制约和影响人们社会行动选择的规范系统,是提供社会互动的相互影响框架和构成社会秩序的复杂规则体系。社会制度的功能主要有:

(1)从社会整体层次水平来看,社会制度具有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整合、有效配置社会资源、提高社会效益或绩效的可能性。

(2)从个体层次水平来看,制度的创建为人们的行动选择提供多种服务。提供了合作的前提,为人们协同解决个人力量无法处理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制度能为个体行动者降低不确定性。社会制度的可重复性为人们提供了预测行为后果的依据。可以说,特定领域中的社会制度规定着某类行为的一般反应,投入此类行为的行动者可以凭借制度中的规范要求来预测行为后果,从而降低了事件的不确定性。

12.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特点。

【答案】初级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初级社会群体的特点主要包括:

(1)成员有限

初级群体一般是指2人到30人的小群体。

(2)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

在人数较少的初级群体中,人们可以直接地、面对面地交往,不需要什么中间环节。正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