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口腔医学相关专业知识题库>口腔内科学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性,42岁,口腔溃疡数十余年,此起彼伏,个数渐多,发作间隔减短,发作时疼痛明显。口腔检查:两颊各可见一处溃疡面,大小约0.2mm×0.3mm,符合"黄、红、凹、痛"特征,口服药物后溃疡复发有好转,拟进一步治疗。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疗效评价试行标准中,全身治疗评价指标是()。

A . A.总间歇时间
B . 平均溃疡期
C . 总溃疡个数
D . A和C
E . B和C

补体不具备的生物学功能是()。 免疫黏附。 溶细胞。 ADCC作用。 炎症反应。 调理作用。 患者,女性,60岁,因"口腔牙龈反复起疱、溃烂5个月,右眼发炎3个月余"就诊。临床查体发现:牙龈广泛充血,伴有水疱、溃疡;尼氏征阴性;右眼结膜充血,眼裂缩小。该病的DIF检查显示()。 A.棘细胞间免疫球蛋白网状沉积。 黏膜下层免疫球蛋白网状沉积。 基底膜区连续线状的免疫球蛋白沉积。 上皮角化层免疫球蛋白网状沉积。 黏膜颗粒层免疫球蛋白网状沉积。 患者,女性,60岁,因"口腔牙龈反复起疱、溃烂5个月,右眼发炎3个月余"就诊。临床查体发现:牙龈广泛充血,伴有水疱、溃疡;尼氏征阴性;右眼结膜充血,眼裂缩小。该病的DIF检查显示()。 A.棘细胞间免疫球蛋白网状沉积。 黏膜下层免疫球蛋白网状沉积。 基底膜区连续线状的免疫球蛋白沉积。 上皮角化层免疫球蛋白网状沉积。 黏膜颗粒层免疫球蛋白网状沉积。 下列疾病与脂质代谢有关的是()。 白塞病。 斑驳病。 黄褐斑。 黑变病。 黄瘤病。 皮肤黄色瘤病为吞噬脂质的组织细胞呈限局性集聚在皮肤的某一部位,这一部位为()。 表皮。 真皮。 皮下组织。 皮肤附属器。 表皮真皮交界处。 患者,男性,42岁,口腔溃疡数十余年,此起彼伏,个数渐多,发作间隔减短,发作时疼痛明显。口腔检查:两颊各可见一处溃疡面,大小约0.2mm×0.3mm,符合"黄、红、凹、痛"特征,口服药物后溃疡复发有好转,拟进一步治疗。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疗效评价试行标准中,全身治疗评价指标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