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音乐学院乐队学院805中西音乐史、和声作品分析[专业硕士]之西方音乐通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奏鸣曲式
【答案】一种大型器乐音乐结构,定型于18世纪上半叶。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大部分组成。呈示部包含在调性和性格上形成鲜明对比的主部和副部,它们是全曲的核心主题; 展开部发展呈示部出现过的主题,调性频繁转移,极大地造就戏剧紧张度; 再现部重现呈示部主题,但所有主题全部统一在主调上,形成音乐戏剧的完满解决。
2. 帕萨卡里亚
【答案】来源于西班牙的一种舞曲体裁,17世纪后成为重要的器乐音乐体裁,特点为庄重缓慢、3/2节拍,多为小调,结构为基于固定低音的复调变奏,帕萨卡里亚既有独立作品,也有套曲作品,在歌剧和键盘组曲中都被广泛运用,巴赫的《c 小调帕萨卡里亚与赋格》是这一体裁登峰造极的作品。
3. 《普尔切内拉》
【答案】美籍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后改编为管弦乐组曲。音乐素材来自于前古典时期意大利作曲家佩尔戈莱西未发表的手稿,斯特拉文斯基以巴洛克大协奏曲的乐队组合,为戏剧谱写了由序曲、小夜曲、加沃特和小步舞曲等共同构成的古组曲形式的音乐。是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开山之作。
4. 旋律
【答案】旋律是指由一系列不同音高(也可以是相同的)的音以特定的高低关系和节奏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种音的序列。旋律对于人的听觉感观来说相当于视觉感观中的线条的概念。旋律是体现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的主要元素之一。在旋律进行中存在各种音乐表现因素,但构成旋律也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即曲调线(或称音高线)和节奏。
5. 经文歌
【答案】形成于13世纪的多声部复调音乐体裁,在克劳苏拉的基础上形成。通常为三声部,低音固定调采用格里高利圣咏曲调,拉丁文演唱,上方第二和第三声部自由创作,用法语演唱宗教或世俗内容歌词。13世纪经文歌的代表作曲家有佩罗坦、弗朗科等,14世纪等节奏经文歌的大师为维特里和马肖。
6. 莫扎特
【答案】莫扎特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他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莫扎特在钢琴和小提琴相关的创作方面有着极高的天分,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等等成为后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他同时也是歌剧方面的专家,他的成就至今不朽于时代的变迁。
7. 《命运交响曲》
【答案】贝多芬创作的第五交响曲,构建在四音的“命运动机”之上,作为整个交响曲的核心,“命运动机”在各乐章中反复出现,并加以变形,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在这个动机的衍伸中开展,表达了作曲家在战胜个人情感挫折和生理疾病苦痛绝望情绪后的决心—“我要同命运抗争,决不被它征服”。“命运交响曲”延续了“英雄交响曲”中的英雄形象和革命战斗精神,将交响曲的戏剧性推向最高峰。
8. 《叶甫根尼•奥涅金》
【答案】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三幕歌剧,根据普希金的同名长诗撰脚本,剧情大意为:贵族青年奥涅金拒绝了钟情于他的塔姬雅娜的求爱,而向塔姬雅娜的妹妹奥尔加献殷勤,在与奥尔加的爱人连斯基的决斗中,击毙了连斯基。奥涅金远走他乡若干年后返回,在舞会上重逢塔姬雅娜,求爱不成悻悻离去。歌剧以抒情的笔调,对人物进行了细腻透彻的心理性格描绘,是作曲家富于特色的心理歌剧。
9. 《平均律钢琴曲集》
【答案】巴赫为键盘乐器而作的两套曲集,第一集1722年左右完成于克滕,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第二集1740年左右在莱比锡汇集编纂。每集各有24首前奏曲和赋格,用遍24个大小调写作,每一首前奏曲与赋格置于同一调性上,但主题间没有联系。前奏曲形式自由,赋格曲显示了巴赫卓绝的对位创作技艺。曲集证实了十二平均律的优越性,进一步确立了西方大小调式,是巴赫键盘作品的最高杰作。
10.六人团
【答案】1920年成立于法国的青年作曲家团体,受到萨蒂和科克托的艺术理想的影响,反对印象主义,强调音乐的简朴理性明快,为日后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成员包括米约、奥涅格、普朗克、奥里克、杜雷和塔耶弗尔,其中前三人尤为重要,代表作有米约的歌剧清唱剧《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和奥涅格的交响诗《太平洋231》等。
二、简答题
11.简述印象主义音乐
【答案】(1)来源:
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 )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首先在绘画领域兴起的一个艺术流派,
其风格源于莫奈的一幅画作《印象:日出》,印象主义画家关注光与色的变化,在平凡题材中表达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印象主义音乐是20世纪音乐流派的先行者,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它在文学和绘画领域印象主义潮流的影响下产生,因德彪西交响组曲《春天》的问世而作为一种新音乐风格的称谓被保留下来。
(2)特征:
①印象主义音乐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注重表达对客观事物瞬间的印象,音乐大多具有神秘和飘忽朦胧的意境。
②它不以旋律为主,重视和声和配器的色彩作用; 突破大小调体系,多采用全音音阶和五声音阶; 增加和弦结构的可能性:用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代替三和弦和七和弦; 减弱和声功能,模糊调性,大量使用变化音,多采用小型体裁。
(3)代表人物与作品:
①德彪西的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夜曲》《大海》以及钢琴曲《意象集》《前奏曲》等。 ②拉威尔的舞剧音乐《达芙妮斯与赫洛埃》《鹅妈妈》,管弦乐《西班牙狂想曲》《波莱罗》《鹅妈妈组曲》等。
12.古罗马时期基督教音乐的简况
【答案】基督教产生于中东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境内。在古罗马最初以秘密的方式进行传教,
,从此基督教成为合法宗教,在罗马和米兰迅速发展壮大公元313年罗马皇帝颁布了《米兰赦令》
起来。
随着基督教的发展,教堂中的精髓—赞美诗和圣歌,对人们的观念产生了影响,基督教要求人们以一种虔诚、肃穆的方式敬仰他们的主——耶稣,因而世俗的娱乐性音乐遭到排斥,古时隆重的节日、庆典、婚庆中的音乐也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凝重、庄严、肃穆的宗教音乐形式,这种音乐形式逐步成为了主体。当时的音乐在许多方面继承了犹太教以及叙利亚等东方宗教音乐的特征。
公元476年古罗马灭亡后,基督教文化被继承下来,我们可以从中世纪文明中看到,人们对彼岸幸福的憧憬在圣咏中得以继续,始于占罗马时期的基督教菏乐在这个时期得到了蓬勃发展,它为后世西方音乐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13.简述沃尔夫的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奥地利作曲家,他是一位在艺术歌曲领域有着卓越贡献的沃尔夫(Hugo Wolf , 1860~1903)
音乐家,对德奥艺术歌曲进行了发展。
(2)代表作品:
艺术歌曲集:《莫里克歌曲集》《海涅诗歌歌曲集》《歌德诗歌歌曲集》《西班牙歌曲集》《意大利歌曲集》。
(3)艺术成就: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