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贵州大学人文学院804中外新闻史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3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合法民报的历史沿革及主要特征。

【答案】(1)合法民报的历史沿革

①合法民报产生于明代中期,盛行于清代。

合法民报的产生,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的。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新闻的需求愈来愈迫切,使得官方新闻传播的范围愈来愈大。官报读者主要是封建官吏,许多人想看而看不到; 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新闻的需求小报又没有合法地位,政府很难对其施加有效的控制。

出于政治上的需要,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翻印部分官报稿件,公开出售。因而,合法民报在内容上以刊登朝廷“官文书”为主,而在编发上由民间设立报房独立发行; 既可以宣传皇命,又可以营利赚钱。《京报》是中国政企合一报纸的发端。

②中国古代合法民报最早出现在明代中期,仍然称“邸报”,它的产生与民间报房的出现有直接关系。明代报房首先出现在京城,有时人们也称报房编发的报纸为“京报”。

③合法民报盛行于清代,并且正式命名为《京报》。

清代初期和中期的《京报》情况,在清人的文章、书札和日记中,都可以找到有关记载; 《京报》盛行于清代的另一证据,是出版发行《京报》的机构“报房”在清代兴隆起来。

(2)合法民报的主要特征

①内容是官报的翻版。

《京报》的内容基本是朝廷官报“邸报”、“邸钞”的翻版。其版面安排,首先是“宫门钞”,报道宫廷消息,发布重要任免令; 其次是“上谕’夕,刊登皇帝的救令和公告; 再其次是奏折,即群臣的奏议、报告。故整份《京报》包括“宫门钞”、“谕旨”、“奏折”三大部分。

不同的是《京报》对大臣奏折的刊载有选择的权力,同时,偶尔也刊载少量报房的探报人自己撰写的稿件,其中除了关于报道皇帝行止的消息外,较多的是一些社会新闻。

②形式比较完备。

《京报》有较为固定的刊期、报名和形式,比朝廷官报与小报要完备得多。从现存的《京报》来看,一般为日刊,也有两日刊。每期一册,页数不等,书本式,封面用黄纸,上面印有红色的

第 1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