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334新闻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2
● 摘要
一、简述题
1. 为什么说新闻事业具有阶级性?
【答案】新闻事业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通过独特的新闻手段反映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新闻事业掌握在一定阶级手中
①在阶级社会里,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具体表现为阶级关系。经济上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在政治上也必然成为统治阶级,并且掌握精神生产资料。
②新闻事业是一种“精神生产的资料”,它被占有和支配物质生产资料的统治阶级所掌握,并且成为统治阶级手中的思想武器。
③在阶级社会里,一定的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掌握和控制新闻事业,并且运用它们在报道新闻、发表评论的同时,不间断地传播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2)新闻报道的内容具有阶级性
①新闻是新闻事业的主体,新闻事业的阶级性通过它大量报道的新闻反映出来。
②新闻事业发布的新闻以及配合新闻发表的评论,都是记者和编辑对客观事物理性认识的结果。
③新闻工作者对事物的理性认识,要受到一定立场、观点、方法的支配和影响,他要站在一定阶级的立场上,按照某种思想思考和判断问题、报道和评价事实。
2. 辨析:新闻讲究客观性就不能讲究倾向性。
【答案】这种观点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1)新闻的客观性即新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报道的特性,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内容上的客观是指新闻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 形式上的客观是指新闻所显示的倾向性是通过新闻事实的逻辑力量实现的,报道者寓贬褒于客观叙述之中,而不随意加以主观的解释。两者并不冲突。
(2)新闻倾向性客观地存在于整个新闻报道之中。新闻倾向性产生于新闻传播的过程。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很多,新闻机构既无必要也无可能都作报道。于是要
第 1 页,共 6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