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618教育学基础综合之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选择样本的基本要求。

【答案】选择样本的基本要求是:

(1)明确规定总体。要从内涵与外延两方面明确总体界限,研究的目的、课题性质决定了总体的内涵。同时研究目的也决定了总体的范围,研究者准备将研究成果推广到什么样的范围,就应在该范围内抽样。

(2)取样的随机性。要尽可能使每个被抽取的个体具有均等的机会,也就是说使被抽取的任何个体与个体之间是彼此独立的,在选择上没有联系。

(3)取样强调代表性。尽可能使抽取的样本代表总体。

(4)抽取样本容量合理。要科学地确定样本的大小,既要满足统计学上的要求,又要考虑实际上收集资料的可能性,并使误差减到最低限度。

2. 简述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

【答案】教育研究的问题从产生和发现的渠道或途径来说都很广的,大致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课题,这就是当前社会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教育事业发展中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要紧紧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地研究它所涉及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教育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2)学科建设中需要的问题,这往往是从教育理论发展方面提出的课题。不仅要揭示已有理论同经验事实的矛盾,而且要揭示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不仅包括学科系统规划建设中的若干未知的研究课题,而且包括对已有教育理论传统观念和结论的批判怀疑,以及学术争论中提出的问题。

(3)研究者在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教育改革中反应出来的种种矛盾。一方

面要寻找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其内在规律性;二是从争论中发现问题。

(4)从日常观察中发现的问题,这是大中小学教师提出研究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5)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接点找问题,这就是指交叉学科间的空白领域。在现代科学大综合发展的趋势下,各学科之间的交叉领域涌现出大量的值得开拓的新问题。

(6)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课题,包括对世界教育科学发展潮流及趋势的分析以及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既有对某学派理论的系统研究,也有对西方课程理论、伦理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等不同观点及研究方法的评价分析。同时还可以从国家领导机关制定的

课题指南或规划中选题。

综合以上,教育研究课题的来源涉及到了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选题过程中,在掌握基本的选题原则以及选题来源范围的基础上,应该更多的联系社会实际,只有这样,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和确定才会更有意义,更加能够促进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做出实际的贡献。

3. 简述近些年来,通过思想路线的清理,我国在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方面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答案】教育研究成果在没有进行扎实的理论研究并加以逻辑证明前,不应急于推广。也正是通过理论研究,使研究者对新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有自觉辣入的具体研究和准确把握,才可能进行有效的探索活动。

如何更好地发挥理论研究的效能,重要的在于要科学地运用理论研究方法。我国在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方面也有不少的经验教训。近年来,通过思想路线的清理,理论研究同样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从热衷于介绍、引进国外教育理论转到致力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的研究;

(2)广泛吸收现代科学发展的新成果、新方法,借鉴现代西方理论学派的合理思想,从而缩短了与世界教育理论研究水平的距离,增强了研究的科学性和时代气息;

(3)突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那种专注于对经典理论的诠释和某个思辨体系概念范畴的推演考察的封闭式研究模式,深入到教育发展的内部机制,并开辟许多新的研究领域。比如,与自然科学研究结合,探讨现代教育与现代科技发展的关系;与认知科学、思维科学的研究结合,探讨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与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的研究结合,探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与数学、逻辑学、系统科学的研究结合,探讨教育科学研究的科学化问题等等。

正是理论研究的发展,迎来了建国以来教育科学的蓬勃发展。我国教育科学工作者要坚持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科学,就要特别重视科学的理论研究。

4. 简述教育研究中的定性分析的特点。

【答案】定性分析作为教育研究结果的分析手段,是最基础的分析方法之一。教育研究中的定性分析,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定性分析注重整体的发展的分析

定性分析目的在于把握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因此必须立足于对研究对象的整体分析,获得对研究对象有一个完整的透视。

与定量分析不同,定性分析在内容上是关注事物发展过程以及相互关系,主要是立足于从哲学、心理学、伦 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层次上探讨,从而是整体地、发展地、反思地、综合地把握研究对象质的特性。也只有将研究对象作为一个发展的整体加以分析,才有可能揭示教育过程各组成部 分之间内在的关系、过程及与其它方面的联系,透过表面深入到内在本质. 说明研究对象变化发展的真正原因。

(2)定性分析对象是质的描述性资料

定性分析是以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的描述性资料而不是量的资料为研究对象。这些资料通常

以书面文字或图 片等形式表现,而不是精确的数据形式;是在自然场合,以定性研究的方法,如通过参与观察和深入访谈得来的 资料,带有很大程度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定性分析的资料来自小的样本以及特殊的个案,而不是随机选择和大 的样本。正由于此,决定了定性分析有自己独特的分析方法,且需要量的资料补充。

(3)定性分析的研究程序具有一定弹性

在分析程序过程上,定性分析不同于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有一个标准化程序,使用数学方法作出一个量的刻划,用数学语言表示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在此基础上加以推导、演算和分析,以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和判断, 具有逻辑的严静性和可靠性。而定性分析是一个不太严格的研究程序,前一步搜集资料的数量与质量往往决定下 一步应该怎么做,原因是教育作为一个动态过程所具有的多样性,使定性分析过程常常变动,有很大灵活性。

(4)定性分析的方法是对搜集资料进行归纳的逻辑分析

归纳分析有个不同于演绎分析的一般程序。演绎分析是先有一个假设,然后搜集能检验假设的资料或事实,将事实与假设加以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果。而归纳分析却是先列出事实材料,将这些资料与事实加以归类,然后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抽象概括出概念和原理。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分析途径。定性分析的客观性基于对所研究对象是否有丰富的台乎实际的材料,不仅可以从各个不同的事物经验中找出共同性的联系,而且也可以从许多不同的观察事例、典型中找出共同的特点,同时研究事物的特例,找出相异之处及其原因。

(5)定性分析中的主观因素影响及对背景的敏感性

定性分析是一种价值研究,一方面很容易受到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主观因素影响,主体一定的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若干差异的存在以及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体验色彩,从而影响分析的客观性。另一方面,教育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又总是与特定的情境相关联,离开这一特定情境,一定的教育现象就不会发生,这就是背景的敏感性。因此定性分析很关注对背景的分析。

5. 简述教育研究方法演进的主要趋势。

【答案】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趋势表现在:

,主要表现为强调理论的指导作用;理论的构造(1)研究理论化程度提高(强调理性作用)

性、清晰性和概括性提高;理论地研究教育,关注构建完善系统的理论体系,用哲学认识论从多方面分析教育问题。

(2)教育研究方法多元化、多样性与统一性,主要表现为系统方法、数学方法等综合运用。

(3)关注教育研究的社会性和价值标准,主要表现为研究目的以价值导向为根本依据,强调应用价值;研究实施强调大教育观,采取系统结构的观点;研究方法强调人的主体性,重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组织形式强调科研群体,使个体优势互补,结果评价具有明显价值取向性。

(4)教育研究具有可操作性,在提高理论化程度的同时,加强了教育实验研究,主要表现为强调教育实验并提高其科学水平;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研究定量化;(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