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之实用汉语语法与修辞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区别词

【答案】区别词是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分类、只能修饰名词作定语、不能作谓语的词,又称为非谓形容词。区别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例如“慢性、急性、欧式、初级”等。

2. 异读词

【答案】异读词是指读音有差异但词义完全一样的词。例如“教室”有和两种

,读法,但意义都一样。这种词语就称为异读词。国家语委于1985年公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作为异读词读音规范的标准。异读词读音规范有三种情况,一是合并多种读音,二是从俗改音,三是明确读书音和口语音。

3. 同形词

【答案】同形词是指字形相同,但是意义不同,且意义没有关联的词语。包括依据不同的意义所造的字形偶然相同的字; 由十形借造成的表不不同词造的字形相同的字; 由十早期表意字一形多用造成的字; 由于字形演变、简化、讹变造成的同形字。同形词主要分为两类,即同形同音词和同形异音词。同形同音词是指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都相同而意义不同的一组词。例如现代汉语中

,的“牢狱”的“牢”和“牢固”的“牢”“年老”的“老”和“老远”的“老”。同形异音词是指

拼写相同,但发音和意义都不相同的词。如:minute (n. 分钟)和minute (adj. 微小的)。

4. 非主谓句

【答案】非主谓句是指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它由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或单词加句调形成。可以分为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名词性非主谓句、叹词句、拟声词句几类。

,例如“有情况! ”“要下雨了”等句子都是非主谓句的典型。

5. 仿词

【答案】仿词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它是指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

,还包括仿句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这种辞格称为仿词。仿词是仿拟形式之一,仿拟也称“仿化”

和仿调。它是在现有词语基础上进行仿造,要通过更换现成词语的部分语素来完成仿拟,因此仿词和被仿的词往往同时出现。形式上既保持着与原有词语近似的特点,内容上又获得新意。这种辞格给人以新鲜活泼、生动明快的感觉,又能产生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仿词可分为音仿和义仿两类。

6. 儿化韵

【答案】儿化韵是指汉语中儿化了的韵母。普通话的儿化韵不是主元音后加上一个[r],而整个韵母贯穿着卷舌色彩。即“儿化”是指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得韵母就是“儿化韵”。例如普通话念“花儿”的时候,这个“儿”字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也不是音素,而只是一个表示卷舌动作的符号。只表不在念到“花”这个字音末尾的元音时,随即同时加上一个卷舌动作,使韵母带上卷舌音“儿”的音色。

7. 音位变体

【答案】音位变体是指同一音位的不同变体,又称音品。即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称为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则是从音位变体中概括归纳出来的。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音位变体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种。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又称“必然变体”; 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又称“习惯变体”。

8. 会意字

【答案】会意字是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的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称为会意。用会意字造出的字是会意字。会意字有异体会意

,从戈从止; 止是趾本字,戈下有脚,表不人拿着武器走,有字、同体会意字两类。比如说“武”

征伐或显不武力的意思。

9. 语法功能

【答案】语法功能是指语法单位在语句中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与相互之间的组合能力。不同的语法单位,语法功能不尽相同。例如,语素的主要语法功能是构成词,词的语法功能是构成短语或句子,短语的语法功能是构成句子。语法一般具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自然语法的规则,二是指关于研究语法规律的语法学。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类:词法指的是词的构造和形态的规则; 句法指的是词构成句子的规则。

10.声调

【答案】声调是指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例如“d ǐ”(底)的音高,听起来先降到最低然后再升高上去,这种先降后升的音高变化形式就是音节“底”(d ǐ)的声调。

二、简答题

11.请举例说明“把”字句的主要特点。

【答案】把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把”字句的主要特点有:

(1)动词前后常常有别的成分,动词一般不能单独出现,尤其不能出现单音节动词。通常后面有补语、宾语、动态助词,至少也要用动词的重叠式。例如“把书放在桌子上│把地种上庄稼一把茶喝了│把信带着│把情况谈谈”。或者是动词前面有状语,例如“别把脏水到处泼”。但是如果动词是动补型双音节词,就可以单独出现,例如“不要把直线延长”。韵文中可以不受上述限制,如可以说“把家还”之类。

(2)“把”的宾语一般说在意念上是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物,因此前面常带上“这、那”一类修饰语。例如“把书拿来│把那支铅笔带上”。说“把书拿来”时,这书是确定的某一本书或某些书。如果用无定的、泛指的词语,常是泛说一般的道理,例如“不能把真理看成谬误│把一天当做两天用”。

(3)谓语动词一般都有处置性,就是动词对受事要有积极影响。因此,不及物动词、能愿动词、判断动词、趋向动词和“有、没有”等不能用来做谓语动词。没有处置性的动词比较少见,例如“一出门槛,便把慰问对象忘个一干二净│只把目录看了一遍”。

(4)“把”字短语和动词之间一般不能加能愿动词、否定词,这些词只能置于“把”字前。例如不能说“他把青春愿意献给家乡的建设一我们把困难敢踩在脚下│我把衣服没有弄坏│为什么把这消息不告诉他”。不过熟语性句子有例外,例如“怎能把人不当人呢”。

12.了解各种句法成分的构成材料。(从教材里归纳并加以补充,注意指出每个成分经常用什么词语充当,有什么条件限制。)

(1)什么词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 什么词语可以充当谓语?

(2)什么词语可以充当定语、状语、补语? 三者各修饰或补充什么成分?

(3)主谓短语和联合短语能或不能充当哪些句法成分? 试说明并举例。

【答案】(1)①名词性词语和谓词性词语都可以充当主语。名词性主语在用法上一般不受限制,只有一些词语,例如代词、量词短语,做主语时受语言环境的限制。

名词性词语作主语的例子,例如,

名词:月亮‖升起来了。

代词:他‖是正确的。

偏正短语:白衬衣‖容易脏。

联合短语:爸爸和妈妈‖都来了。

同位短语:他们俩‖都来了。

量词短语:一公斤‖等于二市斤。

的字短语:先进的‖帮助落后的。

谓词性词语作主语对谓语有一定限制。谓语性短语作主语的例子,例如,

动词:提高‖要有一个基础。

形容词:认真‖是对的。

偏正短语:努力学习‖是每个学生的任务。过分仔细‖不是件好事。

联合短语:集合、跑步是新兵连最基本的训练项目。轻巧、灵便‖是这辆自行车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