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718广播电视艺术基础之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电视散文
【答案】电视散文是一种具有浓郁抒情氛围的电视文学样式,它主要是通过特定的屏幕声画形象,散点式地反映创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忆的生活情景和刹那间的思维活动,运用独特的电子制作手段将散漫的思维碎片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散文般优美的意境。电视散文将电视与散文联姻,催生成一个新的文学载体,具有文学性,包涵浓郁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广阔的社会生活时空等,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审美空间。同时它又具有电视性,以画面、音乐、色彩、字幕、声响等艺术元素构成直观的审美视觉空间,在与观众的直接交流中,产生审美的即时互动效果。电视散文的代表作有温州电视台的《永远的廊桥》、四川电视台的《哑巴渡》等。
2. 直播
【答案】直播是指广播电视节目的后期合成与播出同时进行的播出方式,分为电视现场直播和网络直播。电视现场直播是指在现场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时制作和播出电视节目的播出方式,其充分体现广播电视媒介传播的优势。网络直播是指在现场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步制作和发布信息,具有双向流通过程的信息网络发布方式。电视直播显现的时空既有现在时又有过去时; 网络直播除具备电视的两大时空之外还具有压缩时空的功能,如同步的文字直播、图片直播、赛事直播、手机直播和比分直播等各种直播频道和样式。
3. 综艺脱口秀
【答案】综艺脱口秀是一种观众聚集在一起讨论主持人提出的话题的广播或电视节目。“脱口秀”一词是从英语词组“talkshow ”音译而来的,“脱口秀”这一节目类型最早出现在美国《Tonightshow 》。脱口秀节目一般都有一列嘉宾席,通常由有学问的或者对节目的特定问题有特殊经验的人组成。我国内地第一档电视娱乐脱口秀节目《东方夜谭》于2004年在东方卫视播出,其余著名的综艺脱口秀节日有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天津卫视《今夜有戏》等。
4. 《正大综艺》
【答案】《正大综艺》是中央电视台与正大综艺公司合办的综合性文艺专栏节目。1990年4月开播。每周六晚播出1次,次日重播,每次2小时。前1小时为综合性文艺板块,常由“世界真奇妙”、“面向世界”、“五花八门”等专栏组成。节日后半段约1小时,为“正大剧场”,播放进口的故事片或电视剧。
二、填空题
5. 1984年“飞天奖”获奖作品《今夜有暴风雪》的导演是_____。
【答案】孙羽
6. 电视剧_____产生于1958年。
【答案】《一口菜饼子》
三、简答题
7. 广播电视音乐具有怎样的特质?
【答案】音乐是广播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播中尤其如此。20世纪90年代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除了专门开设文艺频道外,还专门开设了音乐频道。其主要特质有:
(1)可作为独立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
广播电视在现代的音乐传播上体现的强大的媒介功能,表现为对各地各民族声乐、器乐、原生态音乐的录播、直播,以及音乐的普及、服务等。这一点在欣赏性节目、专题专栏性节目、知识性节目、报道性节目中均有所体现,例如:“名曲欣赏”、“同一首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讲座”、“上海之春”、“哈尔滨之夏”等。
(2)可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艺术元素,音乐在与广播电视结合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广播电视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
①各类节目的配乐
如广播电视文学节目、专题节目、歌舞晚会、广播剧、电视剧的配乐。音乐具有情感的指向性和不确定性,在与特定的广播电视节目相配时,既能与节目的内容和形式相辅相成,又具有相对独立的艺术品格和欣赏性。在各类节目的配乐中,或选已有的音乐段落与节目相配,或专门作词作曲。
②电声音乐与流行歌曲
主要指用于广播电视传播及欣赏的音乐作品。随着音乐录制技术和电声技术的发展,此类作品渐成气候,对现代社会的音乐传播产生了很大影响。
③音乐电视
音乐电视是视听结合的、运用现代音乐兀素(尤其是电声音乐)与电视画面兀素综合创作的形态。20世纪80年代初,MTV 源于美国音像商推销音乐唱片磁带的电视广告,不久欧美建立了MTV 电视频道。90年代初,进入我国电视屏幕,受到文艺爱好者的青睐。现己成为民族歌唱家、流行歌星、现代音乐创作者和演唱者们的新的艺术园地。
8. 什么是现场同期声? 同期声具有哪些基本的功能?
【答案】(1)现场同期声又称“有源音响”,是指录自现实生活,并源自电视画面自身形象的客观音响,是记者在电视采访中进行现场判断、选择和记录的又一个重点。同期声主要来自人与自然,包括人物的有声语言、人与环境发生碰撞以及自然自身发出的种种声响、有源的音乐等。
(2)同期声的基本功能有:
①同期声是电视画面的一部分
“声画合一”的实质是:电视画面是有声音的画面,同期声是其声源画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拍摄电视画面时应该完整地记录电视画面的声、画两个构成要素。
②同期声是新闻事实的一部分
新闻现场的音响,比如农村的鸡鸣狗叫、学校的琅琅读书声、战场的枪炮轰鸣声等都是典型的环境特征的表现,同时这些音响富含信息量,构成新闻事实的重要部分。
③同期声是现场感的来源之一
声音可以为电视画面的二维平面增添第一个维度,产生具体的空间感。
④同期声还是记者在现场发现和发展新闻线索的来源之一
声音是采访现场通过刺激记者的听觉感官,引导记者注意观察某些重要因素,从而提供比较明确的新闻线索。
⑤同期声可以独立传达信息
在没有现场画面的特殊情况下,同期声在电视新闻中可以独立传播信息。电视新闻中出现同期声而没有同期的画面情况,可以视作正常的电视画面的一种,这时的电视画面或是全黑或是远离主体,而主要是听觉部分的信息。
9. 什么是主持人必备的职业素质?
【答案】从广播电视主持人岗位的独特性来看,这一行业对其从业者所提出的职业素质要求应包括几个方面:
(1)思维素质
作为广播电视行业的主持人,应具备以下思维素质:
①敏锐的发现力。发现力就是人们自觉地运用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外部感觉器官搜集信息、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
②快速的发散力。具有快速的思维发散力能够帮助主持人全面、客观、历史、辩证地看问题,甚至可以通过对自己己有知识和形象的延伸、扩展乃至颠覆,产生全新的智慧火花,构成全新的观点或形象。
③深入的思辨力。主持人的思维品质不仅具备反应的速度,还须有较强的广度和深度,有较为深入的思辨力,能够从独特的角度为受众提供鞭辟入里的意见信息。
④不竭的创新力。不竭的创新能力是主持人永葆职业青春的有力武器。不竭的创新力不仅是主持人灵机一动、灵光闪现的灵感源泉,也是他们不断适应新变化、新要求,不断顺利自我提升的职业素质。
(2)语言素质
语言除了能有效传递信息的工具性操作意义之外,还可以反映主持人各方面的素质修养,构建主持人的形象。
①会说标准普通话。只有使用合乎规范的标准语,才能使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借助共同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