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常情况下,人们产生深度知觉的最重要来源是( )。
A. 单眼线索
B. 视轴辐合
C. 双眼视差
D. 晶体调节
【答案】C
【解析】深度知觉即空间知觉的来源包括:肌肉线索、物理线索和双眼线索,其中最重要的深度知觉线索是双眼线索。
2. 东克尔关于问题解决的研究(1945)说明( )。
A. 一旦某物体被用做特定用途,那么人们将很难将它用于其他用途
B. 因为天花板效应,数据很难被解释
C. 男性与女性在大多数问题解决测验中的表现相同
D. 一旦某物体被用做特定用途,那么人们将很容易将它用于其他用途
【答案】A
3. 加工水平理论宣称( )。
A. 语义编码的单词通常将比字形编码的单词记忆的好
B. 字形编码的单词通常将比语义编码的单词记忆的好
C. 语音编码的单词通常将比语义编码的单词记忆的好
D. 字形编码的单词通常将比语音编码的单词记忆的好
【答案】A
【解析】按照加工水平理论,加工水平越深的单词,其记忆成绩越好,因此,不同的编码类型单词的记忆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应为:语义编码>语音编码>字形编码。
4. 当N 次实验中的干扰项成N+1次实验的靶子时, 被试对它的反应会变慢,这种现象是( )。
A. 注意瞬脱
B. 注意分散
C. 返回抑制
D. 负启动
【答案】D
【解析】有关分心信息抑制的研究主要使用负启动范式,指当N 次实验中的干扰项成为N+1次实验的靶子时,被试对它的反应变慢的现象。
5. ABA 实验设计属于( )。
A. 被试内设计
B. 被试间设计
C 混合设计
D. 对照组设计
【答案】A
【解析】被试内设计的特点是所有的被试都会受到每一水平自变量的影响。被试间设计的特点是每个被试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ABA 设计中,A 表示干预前的基本状态,B 表示所进行的干预,经过AB 两阶段后,再回到A 的状态,可以较好的区分自变量的效果和时间顺序等其他因素的效果。
6. 唐德斯的减数法把反应分为三类,即A , B , C 三种反应。其中A 反应时也称( )。
A. 基线时间
B. 准备时间
C. 选择反应
D. 辨别反应
【答案】A
7. 阈限的上限和下限的差被称为( )。
A. 不肯定间距
B. 差别阈限
C. 强度估计
D. 绝对阈限
【答案】A
8. 随着时间的流逝,被试内部结构发生改变,而影响了实验结果的真实性。这是指( )。
A. 历史
B 选择
C 成熟
D. 亡失
【答案】C
【解析】随着时间流逝,被试内部结构发生的变化属于成熟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选择指由于被试的选择的偏差所导致的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历史是指在实验过程中,与实验变量同时发生的事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亡失是指在较长时间的实验周期中,由于被试退出实验或死亡对实
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在发展心理学的纵向研究中经常发生被试的亡失。
9. 在探讨性别与被试年龄(青年、中年、老年)对某品牌手机偏好影响的研究中,其实验设计为( )。
A.2×3设计
B.1×3设计
C.2×2设计
D.3×3设计
【答案】A
【解析】该实验使用性别2(男,女)×年龄3(青年,中年,老年)设计。
10.注意研究中所使用的双作业操作范式应遵循的原则是( )。
A. 互补原则
B. 对比原则
C. 加法原则
D. 减法原则
【答案】A
【解析】双作业操作范式常用来研究分配性注意,其基本方法是:在互补性原则下,让被试同时执行两个明显不同的任务,然后研究者观察他们完成任务的情况并评估这两个任务间相互影响的程度。
二、多项选择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刺激选择数目越多,反应时越长
B. 刺激相似程度越低,反应时越长
C. 刺激选择数目越少,反应时越长
D. 刺激相似程度越高,反应时越长
【答案】AD
【解析】刺激选择的数目越多,则被试选择时间越长,而刺激之间的相似程度越高,被试辨别的时间就越长。
12.所罗门四组设计的特点有( )。
A. 可检验前测验处理的效应。
B. 将“有无前测程序”这一变量引入实验设计中
C 可采用被试内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所有主效应
D. 可检验“前一后测效应”与“实验处理”之间是否有交互作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