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徽住院医师临床病理科题库>妇产科专业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32岁,初孕妇,24周妊娠,月经周期正常,B超检查,双顶径为44mm,胸径-10mm,腹径40mm,胎动正常,胎心率124次/分,羊水池最大直径2cm,肾脏结构隐约可见,膀胱未显示。引起该病的原因最可能是()

A . A.胎肺发育不良
B . 21-三体综合征
C . 胎儿脑发育不全
D . 胎儿泌尿系统畸形
E .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牙槽骨又称为牙槽突,包括固有牙槽骨、密质骨和松质骨。 固有牙槽骨又称筛状板,是牙槽骨的内壁,围绕牙根周围,与牙周膜相邻。 致密的牙槽骨会使骨吸收过程延长,束状骨比层板状骨更易被吸收。 密质骨位于牙槽骨的外层,骨的外表面是平行骨板,深部为哈弗系统。 松质骨介于固有牙槽骨和密质骨之间,由骨小梁和骨髓所构成,骨髓腔为血管和神经所在部位,内部小的骨髓腔易形成破骨细胞。 通常鼻咽较直肠温度低() 1℃。 0.5℃。 1.5℃。 2~3℃。 4℃。 在术前对病人进行呼吸功能评估中,经肺功能检查发现病人肺活量与预计比值(FVC%)正常,而第一秒呼吸率(FEV1.0%)低于正常,表明病人存在()。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吸气性呼吸困难。 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部分膈神经麻痹。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用来测定牙菌斑pH的()。 电极接触法。 毛细吸管法。 菌斑采样法。 人工菌斑法。 埋藏电极遥测法。 32岁初产妇,妊娠34周,Ⅲ度胎盘早剥,行剖宫产术时见子宫表面有紫色淤斑,尤其胎盘附着处更为显著,子宫出血多。本例的最佳处理是() A.吸氧。 住院观察,密切检测胎心胎动。 剖宫产。 人工破膜观察羊水。 缩宫素引产。 32岁,初孕妇,24周妊娠,月经周期正常,B超检查,双顶径为44mm,胸径-10mm,腹径40mm,胎动正常,胎心率124次/分,羊水池最大直径2cm,肾脏结构隐约可见,膀胱未显示。引起该病的原因最可能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