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岛大学文学院655中国古代文学之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明代后七子的成员包括:李攀龙,_____,谢棒,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
【答案】王世贞
【解析】明代后七子是明嘉靖、隆庆年间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棒、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名称首见于《明史·文苑·李攀龙传》。其理论主张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2. 杨龙友是清代传奇_____中的人物形象。
【答案】桃花扇
【解析】《桃花扇》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这是一部“借高台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历史剧。它以复社名士侯朝宗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反映了南明弘光王朝从建立到亡国的短暂历史过程,描绘出明清易代时的广阔社会生活画卷。作品着重塑造了李香君、柳敬事、苏昆生等下层人物的形象,满腔热忱地赞扬他们心系国家安危的高尚品质和民族气节。
3. 严羽《沧浪诗话》指出:“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____,非关理也。”
【答案】诗有别趣
【解析】南宋诗论家严羽《沧浪诗话·诗辩》中有一则名言:“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 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大意是:作诗要别有一副才调,与读书并无直接关系; 诗要别有一番情趣与说理并无直接关系。体现了严羽对于诗歌创作的独特心得。
4. 曹丕的是____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文学批评专论。
【答案】《典论·论文》
【解析】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专论。“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5. 关汉卿《救风尘》杂剧中所写的机智、老练且富有义气的妓女形象是_____。
【答案】赵盼儿
【解析】《救风尘》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古典喜剧,主要写恶棍周舍骗娶红尘女子宋引章后又加以虐待,宋引章的结义姐妹赵盼儿见义勇为,设计将宋救出。全剧共四折。
6. 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
【答案】不拘一格降人才
【解析】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意思是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7. 《史记》的原名叫《____》。
【答案】太史公书
【解析】《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共一百三十卷,又称一百三十篇,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8. 司马迁说他著《史记》的目的是“____,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答案】究天人之际
【解析】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意思是是他想通过史记探究天道和人事的规律,弄清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过程,成就一家的学说。
9. 中唐时期传奇的代表作品有《____》。
【答案】李娃传。
【解析】中唐时期,传奇小说极盛,代表作有《南柯太守传》、《李娃传》、《柳毅传》等。《李娃传》虚构了一个娼妓李娃与所爱士人荣阳公子历经磨难,终于圆满结合并获得很高荣耀的喜剧性结局,表现了作者对倡优女子的同情和品格的赞美,有浓厚的理想色彩。
10.被称为“南戏之祖”的元代作品是《_____》
【答案】琵琶记。
【解析】《琵琶记》代表了南戏创作的最高成就,被誉为“南戏之祖”。
二、简答题
11.试析下面两首曲辞的风格特点,并谈谈它们在杂剧中所起的作用。
(新水令)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又不比九重龙凤阙,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别,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
(驻马听)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 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暖,破曹的樯橹一时绝,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带云)这也不是江水,(唱)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答案】关汉卿的杂剧《单刀会》敷演二国时关羽应鲁肃邀请到江东赴宴的故事。在第四折,关羽单刀赴会,面对着滔滔江水,他唱出了脍炙人口的(新水令)和(驻马听)。
(1)两首曲辞的风格特点
①沉雄壮丽
这两支曲子,豪雄盖世。关羽既视强敌如草芥,又回顾历史征程的惨烈悲凉。这里有嗟叹,有悲悯; 有实叙,有幻觉; 有历史沧桑之感,有澄清宇内之情。全曲既慷慨,又低回,真是思绪万千而又大气包举,颇有沉雄壮丽的史诗风韵。
②悲慨凛然
关汉卿在写关羽和鲁肃面对面交锋之前,先酣畅地让他敞露心曲,让“千里独行,五关斩将”的伟丈夫惨切地感叹战争,表明关羽是大仁大勇、希望消饵战争的英豪。单刀会上,甲士拥出,关羽揪定鲁肃,拍案而起,那“怒则跃匣铮铮而有声”的宝剑戛然响了三次,把关羽神威烘托得栩栩如生; 特别是当鲁肃喋喋不休地指责关羽失信时,关羽一针见血地指出,荆州这块土地,本来就是汉家基业,不存在归还孙吴的问题。这一番言辞,大义凛然,直使鲁肃口张舌结。
(2)两首曲辞在杂剧中所起的作用
①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
这两支曲子在关羽形象的刻画上独具匠心。在整个“赴会”过程中,剧作者凭借对壮阔景色的描绘和英雄性格的摹写以及对英雄豪迈情怀的抒发,将二者交织在一起,刻画出一个勇武非凡、胆略超群、智慧过人的关羽形象。
②有利于杂剧的情节安排
采用欲急先缓、欲张先弛的方法,用两支曲子来写景抒情,巧妙地将叙事融于其间,使景、情、事达到有机的统一,充分展示关羽藐视强敌、处惊不慌的豪迈气慨。
由此可见,曲辞在杂剧中起着丰富人物形象,造成杂剧剧情舒缓有序的作用,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内容。曲辞的巧妙运用是剧作家的创作功力的表现,犹如锦上添花,使得杂剧叙事、写景、抒情有机融合在一起。关汉卿的杂剧《单刀会》就是景、情、事浑然一体的艺术佳作。
12.简述元杂剧兴起的原因。
【答案】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代表作有《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等。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元杂剧的兴起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原因:
(1)市场经济的繁荣和艺术表演的社会化、商业化
宋金元城市经济的发展为杂剧的兴盛准备了充裕的物质条件。城市经济的繁荣和艺术表演的社会化、商业化。是促使戏剧成熟与兴盛的必要基础。
(2)农村戏剧演出的兴盛
到了元代,农村的戏剧演出也出现了固定的场所,这种舞台也可说是“神庙剧场”,在这种戏台演出的是专业戏班,戏剧演出朱必如城市勾栏中那样经常,一般当是在庙会、节日才会有演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