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连海事大学834综合卷(公共管理学、政治学、公共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群体政治心理
【答案】群体政治心理是指个体在共同的政治活动、政治环境中形成的政治意识、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和相应的政治行为,是社会群体对本身特定的政治关系以及与其他社会群体的政治关系的反映。
2. 民主共和政体
【答案】民主共和政体是资产阶级国家普遍采用的政体形式,其共和范围形式上包括全体公民在内,最高国家权力由多人执掌和行使,这些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并实行限定任期制。民主共和政体按照不同职能机关和职位的地位和权限,主要可分为:
①议会制共和政体。在议会共和政体中,议会掌握着国家最高权力,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总统只是“虚位元首”而不掌握实权,他与议会君主政体中的君主的地位和作用享有权限相似,不同的是前者由选举产生,而后者为世袭继承; 前者政治活动负政治法律责任,后者则无须负责。
②总统制共和政体。在总统共和政体中,最高国家权力由总统和议会按不同职能分别执掌和行使,总统和议员分别由选举产生,并有特定任期,内阁由总统组织并对总统负责,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与议会之问有权力制约关系。
③委员制政体,其典型国家是瑞士。
3. 政治统治
【答案】政治统治是指在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双重驱使下,政治统治行为主体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和权力制约关系,必须建构政治权力主体对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控制和约束关系。而建构这种关系的基本途径,在于把政治权力转变为政治权威,在政治权力主体和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之间建立权威与服从的关系。在内容上,它体现为把权力制约关系转化为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以此巩固政治权力主体地位、维护既有制约关系并保证政治权力效力。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它体现为政治权力主体控制社会政治冲突,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建立和维护其与社会成员之间权威与服从关系的行为。
4. 政治系统论
【答案】政治系统论运用了系统论和控制论的一般原理,不注重使用国家这种模糊的概念,而以
政治系统为自己的基本研究对象,从宏观角度对政治过程,特别是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价值分配进行研究。其在研究过程中首先确定的是系统与环境的边界,然后从系统与环境的互动过程来具体分析政治系统的输入、输出和反馈过程。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戴维·伊斯顿、莫顿·卡普兰等。
5. 政治科学
【答案】政治科学是指运用科学手段和科学方法对一切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进行的经验研究,它注重对于实际政治状况的客观描述和阐释。政治科学的内容包括对政治生活的事实性判断和描述,对某种政治现象的因果分析,对政治概念和命题与政治事实之间的逻辑联系的分析。
6. 政治认知
【答案】政治认知是指政治主体对于政治生活中各种人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等方面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政治认知过程是认知者、被认知者和情境等因素交互作用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分为政治知觉、政治印象和政治认知判断三个环节。
7. 政治动机
【答案】政治动机是政治心理的若干构成要素之一。它是指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的政治活动以达到特定的政治目的的内在动力,它隐藏在人们的政治行为背后,是政治行为的内驱力。
政治动机作为一个心理过程,是由社会成员的利益需求和政治目标两个方面有机构成。政治动机是构成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在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的基础上形成的。
8. 政治结社
【答案】政治结社是指具有共同利益的公民结成持久性的集团组织的政治行为。这种组织可能专门致力于特殊的利益,也可能致力于社会公共利益,但其基本目标是影响政府决策。公民加入该组织以后,不管他是否参加了该组织影响政府的活动,参加这种组织的事实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政治参与方式。由于政治集团组织包括政党与政治社团两大类,因此,政治结社相应地包括组织或者参加政党活动和参加社团活动。
二、简答题
9. 如何认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中的政治参与?
【答案】新兴的民族国家,一方面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另一方面却陷入政治管理上的混乱,盲目移入的政治体制又不适合经济和文化水平落后、民族矛盾重重的社会。如何让理论上的国家的主人真正成为现实中的主人,确实存在制度建设问题。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化水平较低,当这样的制度化水平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而面对过高的公民期盼时,政府就无力容纳这些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剧烈的政治参与小仅造成政治不稳定,一些社会主义政权还因此而垮台。
所以,在发展经济以努力满足人民的经济要求的同时,还要注重政治制度化建设,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完善选举制度,健全人事制度,使人民以选举的方式来实现作为民主的本义的“人民的权力”。
10.政治关系的决定因素。
【答案】政治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1)政治关系包含着三个层面的关系:
①政治关系中首要的和基本的,是利益关系,这是由人们的需求引起的,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利益关系;
②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在社会利益关系基础上结成特定的社会政治力量,并在这种力量对比关系中形成了政治权力关系;
③在社会利益关系基础上形成的,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主张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构成了政治权利关系。
(2)政治关系的决定因素:
①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社会经济关系从根本上决定了人们的利益关系,也决定了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
②社会阶层结构与力量对比。特定社会阶层结构和力量对比决定了国家政权的性质,由此也影响着政治权力关系与权利关系的形成发展。
11.概述政治参与的方式和条件。
【答案】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
(1)政治参与的方式
①政治投票
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政策之间,或政治和公共职位候选人之间,或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达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力一式。
②政治选举
政治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法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政治职务或者公共职务的政治行为。
③政治结社
政治结社是指具有共同利益的公民结成持久性的集团组织的政治行为。这种组织可能专门致力于特殊的利益,也可能致力于社会公共利益,但其基本目标是影响政府决策。
④政治表达
政治表达是公民行使政治表达和诉愿权利的行为。公民通过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表示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从而影响政府政策和行为。
⑤政治接触
政治接触是公民解决个别政治问题,谋求个人或小部分人的利益而接触有关政府官员并影响之。 ⑥政治冷漠
政治冷漠表示一种心理状态,但在政治行为的研究中,政治科学赋予了它行为方面的意义,借以表示参与行为的缺乏。
(2)政治参与的条件
政治参与在本质上讲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因此,民主政治是政治参与所赖以存在的政治条件。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