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33历史学综合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打开入侵华北的门户的条约是( )。
A. 《塘沽协定》
B. 《何梅协定》
C. 《中日友好协定》
D. 《秦土协定》
【答案】A
【解析】《塘沽协定》是中国政府和日本侵略军于1933年5月31日签定的九一八事变的停战协定。规定中国军队撤至延庆、通州、宝抵、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以上地区以北、以东至长城沿线为武装区,实际上承认了日本对东北、热河的占领,同时划绥东、察北、冀东为日军自由出入地区,从而为日军进一步侵占华北敞开了人门。
2. 1927年11月,( )农民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A. 海陆丰
B. 井冈山
C. 赣南
D. 百色
【答案】A
【解析】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中央作出一项重要决议:《关于“左派国民党”及苏维埃口号问题决议案》决议指出:“现在的任务不仅宣传苏维埃的思想,并且在革命斗争新的高潮中应成立苏维埃。"11月上旬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更明确提出:国民党“己经完全变成白色恐怖的
,在现在革命阶段中,旗帜”“党的主要口号就是苏维埃”。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口号的改变。11月,海陆丰农民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此后近十年当中,中国革命一直在苏维埃的旗帜下进行。
3. 广州国民政府进行北伐的目的是( )。
A. 推翻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B. 夺取封建军阀地盘
C. 推翻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统治
D. 把革命重心推进到长江流域
【答案】A
【解析】为适应国民革命的进一步发展,1926年6月4日国民党中央通过国民革命军出师北
伐案。4, 5月召开的广州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广东省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和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都提出发动北伐战争的要求,催促国民政府“从速出师北伐”。7月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达北伐部队动员令。7月6日,国民党中央通过《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宣言》。宣言指出:“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人民惟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之建设,永无希望,而中华民族惟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且有被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所以,国民政府“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之势力”。这个宣言揭示了北伐的目的,表明了北伐战争的正义性质。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4.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土地政策,其主要的依据是( )。
A. 敌我双方力量强弱的变化
B. 社会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变化
C. 不同阶段革命的性质不同
D. 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转化
【答案】B
【解析】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变化的依据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阶级矛盾占主导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发动农民阶级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采取的土地政策基本原则是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在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抗日战争时期,为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取得抗日的胜利,对地主阶级的土地只是采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政策,以便兼顾地主和农民利益,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 )。
A. 实业救国
B. 民主共和
C. 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D. 三民主义
【答案】C
【解析】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即围绕着“四提倡,四反对”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前期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后期则以先进的知识分子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题。
6. 下列选项中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的不同之处是( )。
A. 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B. 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C. 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D. 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答案】B
【解析】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它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但没有直接引发中国的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7. 1948年,国民政府开始实施币制改革,宣布以( )
A. 金圆券
B. 银元
C. 美元
D. 军用票
【答案】A
【解析】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的比率收回法币。取代法币,决定强行收兑国人的金银和外币。发行金圆券,以一元金圆券兑换300万元法币
8.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于( )。
A. 新中国的经济恢复时期
B.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答案】B
【解析】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2年底,中国进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这一时期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准备阶段,1953〜1957年我国开始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9月〜1966年5月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78年11月召开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改的新时期。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开工建设,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9. 系统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 )。
A.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
C.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
D.1988年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
【答案】C
【解析】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三大的突出贡献,是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0.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的共同点在于( )。
①都反对袁世凯的反动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