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弹性特征对组织特征频率和超声背散射信号中心频率的影响

关键词:弹性参量,超声背散射射频RF信号,中心频率,共振频率

  摘要


生物软组织弹性参量与其生理、病理特征关系密切,不同正常组织之间的弹性参量不相同,例如,纤维组织与乳腺组织相比硬度较大。依据弹性特性的变化推演生物软组织生理病理变化,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传统的医学超声成像难以直接获取组织的弹性信息,临床上使用触诊的方法可以粗略获得弹性信息,但有一定的局限性。1991年,美国学者Ophir提出弹性成像的方法,经过学者的不懈努力,目前此方法不断发展,成为医学超声成像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
一方面,当对生物软组织施加外力时,组织会振动,产生变形。当施加的外力频率与组织的固有频率相同时,软组织的振幅将会达到最大值(幅值),此时外力的频率就是组织的共振频率。生物软组织的弹性参量变化时,其固有频率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组织的共振频率发生变化。因此,可以研究弹性参量与共振频率的关系,通过共振频率来反映弹性参量的变化。
另一方面,由于生物软组织声阻抗的不同,当超声波在生物软组中传播时,就会发生反射,散射,和折射。其中,超声背散射射频RF信号包含了与组织微观结构相关的频率和相位信息。生物软组织的密度、弹性参量等的变化会引起声阻抗的变化,从而影响超声背散射射频RF信号的中心频率。由此,也可以研究弹性参量与超声背散射射频RF信号中心频率的关系,通过中心频率的变化来反映弹性参量的变化。
据此,本文的工作包括:
(1)建立粘弹性生物软组织的集中参数理论模型,研究生物软组织的弹性参量对组织共振频率的影响。对该理论模型进行分析,得到满足理论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组。求解其数值解,通过获得的共振频率信息推演弹性参量。
(2)建立粘弹性生物软组织的集中参数数值模型,分析生物软组织的弹性参量对组织共振频率的影响。该模型用到弹簧单元,质量单元和阻尼单元。对该模型进行谐响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振幅和频率的关系。
(3)使用玻璃微珠,戊二醛,明胶粉,蒸馏水,苯甲酸钠和丙三醇制作两个实验仿体。一个实验仿体是中间弹性参量大于周围弹性参量,另一个实验仿体是中间弹性参量小于周围弹性参量。对这两个实验仿体进行超声C扫描,采集扫描得到的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功率谱分析,研究生物软组织的弹性参量对超声背散射RF信号中心频率的影响。
理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
(1)异物的弹性参量增大时,振幅的最大值所对应的共振频率增大。异物弹性参量减小时,幅值所对应的共振频率减小。
(2)随着组织深度的增加,振幅逐渐减小。但各质量的共振频率不发生改变。
数值模型分析结果表明:
(1)正常组织中异物弹性参量增大时,与正常组织相比共振频率增大;异物弹性参量减小时,共振频率减小。
(2)随着组织深度的增加,振幅逐渐减小。但各质量的共振频率不发生改变。
(3)异物与正常组织弹性差异增大时,共振频率偏移量增大;异物与组织弹性差异减小时,共振频率偏移量减小。
仿体实验分析结果表明:
(1)异物的弹性参量增大时,超声背散射射频RF信号的中心频率向高频方向移动,且远离发射超声信号的中心频率。
(2)异物的弹性参量减小时,超声背散射射频RF信号的中心频率向低频方向移动,且接近发射超声信号的中心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