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2003普心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 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基础心理学 考试科目:普通心理学
研究方向:各方向
一、请解释下列名词(每题4分,共40分)
1. 认知
2. 无意识
3. 神经回路
4. 似动
5. 白日梦与幻想
6. 基本情绪
7. 依恋
8. 能力
9. 定势
10. 超我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
1. 什么是内隐记忆?研究内隐记忆有什么意义?
2. 什么是表象?它在思维中有什么作用?
3. 什么是情绪?它具有哪些功能?
4. 人格结构包含了哪些成分?人格的核心成分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计50分)
1. 论述创造性的心理成分及影响因素。
2. 论述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
参考答案
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 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基础心理学 考试科目:普通心理学
研究方向:各方向
一、请解释下列名词(每题4分,共40分)
1. 认知: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化为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也是认知过程。
2. 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的一个概念。是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比如人在睡梦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另外人们在听觉或视觉过程中,有一些刺激没有意识到,但是却保持了下来,在某种情况下又得到了注意。无意识现象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3. 神经回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通过突触建立的联系而构成的极端复杂的信息传递与加工一种脑的信息处理单位。最简单的神经回路是反射弧。反射弧一般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基本部分组成。神经元的连接方式除一对一以外,还有发散式、聚合式和环式等。这种形式使神经元活动能引起更多的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4. 似动: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似动现象之所以出现,主要因为光点缺乏任何视觉的框架作参照,只要附近出现其他刺激因素,那么这个现象就渐趋消失。似动现象的发生是因为眼睛从一个刺激转向另一个刺激时肌肉动觉线索被解释为物体运动的缘故。因而眼睛距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