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学位]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判断题

1. 在古代文献中,“库”是指培养贵族子弟的学校。

【答案】错误

【解析】有文物佐证的学校,迄今所知最早的时代是在商代,因为殷墟甲骨文里记载了殷商学校的名称,如庠、序、学、瞽宗等。从文献记载来看,大约“库”、“序”属于教育平民子弟的乡学。

2. 太极拳在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中医的经络学说和道教的引导之术。

【答案】正确

【解析】道教的养生之道和导引之术,是今天气功、武术、太极拳等体育活动的直接来源,其养生理论仍是当今人们关注和研究的一个课题。

3. 中国第一部字典是《康熙字典》。

【答案】错误

【解析】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它不但是我国最早的字典,恐怕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全书收9353个字,其体例是先列篆文,然后解释意义,最后按“六书”的方法来分析字形的结构,由此而建立了中国的“文字学”。

4. “不惑之年”是指50岁。

【答案】错误

【解析】不惑: 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语出《论语》: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 汉语“文化”一词是从日本借来的。

【答案】错误

【解析】“文化”按照文献,最早出现在《周易·贲》里,书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应当是中国人论述“文化”的开始。

6. 黄鹤楼、岳阳楼、烟雨楼合称江南三大名楼。

【答案】错误

【解析】“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湖北省武汉市)、岳阳楼(湖南省岳阳市)和滕王阁(江西省南昌市),分别建于长江、洞庭湖和赣江之岸,极湖光山色之胜,历代文人登临览胜,吟诗作赋,留下许多名篇。

7. 从西周共和元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的纪年。

【答案】正确

【解析】周朝传12王,至周平王东迁洛邑,历时250余年,史称“西周”。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的纪年。

8. 中国古代西域指的是现在的欧洲。

【答案】错误

【解析】汉建元三年,张寒奉命往西域寻找被匈奴驱逐的大月氏人,以便与之联合,共同抗击匈奴。途径之地为今天的新疆与中亚部分地区,所以西域并不是指现在的欧洲。

9. 明清以来,公认的八大菜系是:鲁、川、粤、闽、苏、沪、湘、徽。

【答案】错误

【解析】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与发展,按各地饮食习惯和食物条件,形成各地不同的风味,即不同的菜系。通常分为“八大菜系”:鲁(山东菜)、川(四川菜)、粤(广东菜)、闽(福建菜)、苏(江苏菜,主要指淮扬菜)、浙(浙江菜)、皖(安徽菜)、湘(湖南菜)。

10.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开中国历史平民教育的先河。

【答案】正确

【解析】孔子是历史上最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有许多精辟的东西,直到今天仍有继承的巨大价值。比如说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主张“学而小厌,诲人小倦”,等等,都是对今人有教育意义的。

二、填空题

11.唐朝时日本来中国留学的学生被称为_____。

【答案】遣唐使。

【解析】中日之间的交流,日本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势,先后派出使团、留学生和学问僧到中国来吸取营养。在隋代,日本共派出遣隋使五次,特使高向玄理等人专程来华学习佛法; 在唐代,从公元630年一公元834年的两百余年中,日本共派出遣唐使18次,其中有16次到了中国。

12.中国古代最早的地理著作包括了《尚书·禹汞》和《_____》。

【答案】山海经

【解析】我国的地方志起源很早,《尚书》里有一篇《禹贡》,记载了战国以前的方域、物产、贡赋等,实是我国地方志的雏型。还有《山海经》,记载远古时的山川、形势、物怪等,也给后来的地方志以应有的启示。

13.唐朝时_____和尚六次东渡日本,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

【答案】鉴真

【解析】扬州大明寺僧人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排除一切险阻,六次冒死东渡,终于在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东渡成功,并且在日本弘扬律宗,为中日文化交流写下光辉的一页,他自己也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

14.汉字演变的历史是从甲骨文演变到金文,从金文演变到篆书,由篆书演变到隶书,由隶书逐渐转变为今天使用的_____和楷书。

【答案】行书

【解析】汉字的演变是由甲骨文到金文,由金文到篆书,由篆书到隶书,然后才是现在使用的行书和楷书。但事实上篆书又分大篆和小篆,小篆现在还比较多见,大篆则仅以石鼓文为代表。由于其发现早于殷墟甲骨文,曾被当作中国最早的文字,因此,石鼓文极受历代学者们的重视。

15.提倡“唯才是举”,颁布“求贤令”的是汉魏六朝时期的_____。

【答案】曹操

【解析】汉代选拔人才实行“察举”和“征辟”制,但是这些制度很快就暴露出它的弊端。首先是被选的范围有限,都为官僚和富豪子弟; 其次是以财产为入选标准,因此所选人才未必都是贤才,以则富钻营者大有人在。曹操看到了这种弊端,提倡“唯才是举”,并直接颁布了“求贤令”,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推荐、任用,这种用人制度也被后世所提倡和学习。

16.“陆羽茶经元亮酒,韦家食谱步兵厨”中元亮和步兵指_____。

【答案】陶潜、阮籍

【解析】东晋陶渊明,字元亮,性嗜酒尝为平泽令。阮籍,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博览群籍,尤好老庄,嗜酒能萧,擅长弹琴。魏末曹爽辅政时召为参军,被他托病辞去,司马氏专权时,不得己而任郎中,但不问世事,终日饮酒,听说步兵厨善酿,便求为步兵校尉,又称“阮步兵”。

17.汉字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之一是相传由黄帝的史官_____创造了汉字。

【答案】仓颉

【解析】关于汉字的产生,旧时的说法有三:一是汉字是由伏羲发明的,因为伏羲发明了八卦,而文字是从八卦演变来的:二是汉字起源于结绳记事,而据说结绳记事是从神农氏开始的,因此认为汉字最早是由神农创造的:三是汉字的创造者为黄帝的史官仓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