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消化内科学(医学高级)题库>胃肠道症状学与体征题库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

患者男,35岁,反复上腹部疼痛6年,多于每年秋季发生,疼痛多出现于餐前,进餐后可缓解,近2d疼痛再发,伴反酸。查体发现剑突下压痛,血红蛋白100g/L,粪隐血(+++)。

该患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A . A.消化性溃疡
B . 急性胃黏膜损害
C .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
D . 胃癌
E . 胃黏膜脱垂

抗肿瘤药的用药原则() 治疗指数低、毒副作用强应用时注意调整剂量。 注意患者个体差异。 以基因组学指导临床用药。 依据病情选择最佳给药途径。 注意支持疗法。 患者男,35岁,反复上腹部疼痛6年,多于每年秋季发生,疼痛多出现于餐前,进餐后可缓解,近2d疼痛再发,伴反酸。查体发现剑突下压痛,血红蛋白100g/L,粪隐血(+++)。进一步应先做的检查是()。 A.胃肠钡餐透视。 胃液分析。 内镜。 腹部B型超声。 幽门螺杆菌检测。 环孢素的治疗监护点为() 严格按医嘱服药。 注意环孢素的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注意肝肾功能不良者的剂量调整。 关注其不良反应。 注意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脾切除对以下哪种溶血性贫血治疗最好()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PNH。 珠蛋白生成障碍件贫血。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G6PD缺乏症。 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原则是() 如一种药物有效尽量避免联合用药。 避免同时应用同一类药。 避免同时应用副作用相似的药物。 联合用药时应减少各药剂量。 注意抗心律失常药引起的心律失常。

患者男,35岁,反复上腹部疼痛6年,多于每年秋季发生,疼痛多出现于餐前,进餐后可缓解,近2d疼痛再发,伴反酸。查体发现剑突下压痛,血红蛋白100g/L,粪隐血(+++)。

该患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