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biphenyl ethers,PBDEs),是一种典型的持续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高亲脂性、高毒性、生物累积性和难降解性等特点,且同系物繁多。近年来,PBDEs不断在环境介质及动植物体中被检出,浓度呈上升趋势,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纳米零价铁(nano zero-valent iron,nZVI)因其比表面积大,活性高,降解速率快,已被证实可以对PBDEs还原脱溴。然而,由于PBDEs的高亲油性,水相中的PBDEs难以与铁表面接触,严重阻碍了nZVI对PBDEs脱溴反应的进行。如何增强nZVI对PBDEs的还原脱溴,并揭示PBDEs的降解机理成为本研究的重点。
本研究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的nZVI,在含有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对商用八溴联苯醚(octa-BDE)进行降解。表面活性剂对降解效果的促进作用依次为: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TX)>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DBS)。随着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的升高,TX和CPC对降解效果的促进作用增加,直至各自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此外,本研究建立了在缺乏全系标准样品的情况下PBDEs降解产物的有效分析方法。通过将实验测得的各PBDEs相对保留时间(relative retention time,RRT)与数据库中的相应的相对保留时间指数(relative retention time index,RRTI)拟合,得到三次回归方程,即数量结构保留关系(quantatitive-structure retention relationship,QSRR)模型。利用该模型定性分析octa-BDE降解产物,推导得出nZVI对octa-BDE的还原降解途径。结果表明,nZVI对PBDEs的逐级脱溴过程中,间位的溴原子最容易被取代。对降解动力学的研究发现,PBDEs脱溴过程符合类一级反应动力学(pseudo-first-order)方程,中间产物的降解过程符合连串反应。通过模型拟合,得到得到母体octa-BDE(包含nona-至hepta-BDEs)和中间产物hexa-,penta-,tetra-BDEs的反应速率常数k分别为1.24×10-1 h-1,8.97×10-2 h-1,6.50×10-2 h-1 和2.37×10-3 h-1。本研究为PBDEs的快速降解提供了有效方法和理论基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