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北大学语言学综合之语言学纲要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词类

【答案】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的依据。按照汉语语法的老传统,词可以先粗略地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 虚词再细分为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此外还有拟声词和叹词两类特殊的词。

2. 双向聚合群

【答案】双向聚合群是指每个语音按照两个区别特征所组合成的一种聚合群。语言中的音位不是孤立的,每个音位都通过自己的区别特征和其他有共同特征的音位联系着,聚合成群。由于一个音位常常有多个区别特征,所以同一个音位一也就常常同时处于多个聚合群。它是音位系统的主流,处于双向聚合中的音位,在结构上具有平行对称的特点。

二、简答题

3. 简述复综语词根词缀与词根语、黏着语的词根词缀的区别。

【答案】(1)复综语的词根和词缀必须连接成句使用,不能独立使用。复综语没有一个能独立使用的词,只能连缀成句子使用。比如汉语动词“吃”可以独立运用,但在美洲印第安语中,根本就不能独立说出“吃”来,必须同时把谁发出吃的动作说出来,还必须把吃的对象说出来,所以一个词带出来的就是一个句子。

(2)词根语和豁着语的词缀与词根之间有较大的独立性,词缀都是附加在词根上,一个词能够区别出哪个是词根,哪个是词缀。

(3)词根语的复合词多,派生词少。词根是自由语素,能够独立成词,词缀是不成词语素,词缀数量很少,只限于“老、儿、头”等少数几个。一般是只附加在词根上表示语法意义。戮着语中,派生词多,词根必须和词缀结合成词,词根不能单独使用。词缀数量庞大,词缀的每一种变化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多种语法意义就要用多个变词语素来表示。

4. 为什么说从音位到语素是语言分层装置里最关键的接合部?

【答案】从音位到语素是语言这个分层装置里最关键的接合部,这主要是因为:

(1)一个语言中的众多符号并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而是共同构成了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语言符号系统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

(2)语言系统分为音系和语法两个层面,在这两个层面上都有最小单位和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多级组织结构,这是语言系统最重要的特点,即语言系统的两层性。音位和音位组合成的更大

的单位只能构成语言符号的形式,它们都属于语言的音系层。语素和语素组成更大单位则是形式和意义结合的语言符号,属于语言的语法层面。

(3)语言系统两层性的一大特点是形式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语言里的音位只有几十个,语素的数目则至少有几千。几十个音位就可以满足几千个语素的构形要求,这是因为音位一般不直接做语素的形式,而是组合起来才与语素或词等语法层面的单位相联系。从音位到语素,不仅实现了语言从形式层到形式和意义结合层的转变,而且语言单位的数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5. “烫手山芋”(hot potato)是借词吗? 为什么?

【答案】借词也称外来词,它是指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借词虽然音义都借自外语,但如果两个社会的接触程度不深,即地域上不相邻且只有一般性的物质交换或文化交流,例如像我国汉代同西域的接触或现代与西方的英、法、德、荷兰各国的接触这一类的情况,则借词在语音、语义、语法上还得服从本族语言。

山芋,虽然是借词,但是,“烫手山芋”在中国的文化当中,已经演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词语,不再是借词。山芋煮熟后肉质比较松软,热山芋容易把人烫伤。因此,“烫手山芋”在中国文化中作为歇后语、俗语,指棘手的问题。可用来比喻要解决的事情很棘手,但是解决之后又得

到好处,多指要凭真才实学才能胜任时刻要冒风险的工作,或达到一个目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体。

因此,“烫手山芋”不是借词。

三、论述题

6. 举例说明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答案】(1)语法形式

语法形式是反映词语的组合规则和语法类别的形式标志,是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又称语法手段,分为显性和隐性语法手段。隐性语法形式不能直接感知,但可以通过能否组合替换、拓展、变换等方式分析抽象出来。

(2)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的关系

语法形式同语法意义有着密切对应的关系,各种不同的形式因素对意义的表达在不同的结构中都是起作用的。即语法形式不同,语法意义也有区别。

例如:

①语序不同,结构意义不同

来客人了一一客人来了(动宾结构一一主谓结构);

跑快点一一快点跑(中补结构一一状中结构)

②虚词不同,情态意义不同

他来了吗? (疑问语气); 他来了。(陈述语气); 他来了吧! (祈使语气)

语法形式同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对应关系,而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例如:

①定中结构这种语法形式就可以表达多种语法意义(一对多):

我的杯子/玻璃杯子/紫色的杯子/借来的杯子/喝水的杯子

②多种语法形式也可以表达同一种语法意义(多对一):

我摔破了杯子/杯子被我摔破了/我杯子摔破了/杯子我摔破了

7. 试论语言作为符号系统的特点。

【答案】语言作为符号系统的特点有:

(1)任意性

由于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用什么能指代表什么所指是任意的。正因为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所以,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代表不同的语义内容,如多义词、同音词; 不同的语音形式又可以代表相同的语义内容,如同义词。不同的语言也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代表相同的语义内容,如汉语的“马”和英语的horse 都可以指马。

(2)稳固性

虽然语言符号与其他符号一样具有任意性,但语音和语义一旦约定俗成以后就具有稳固性,不可随意改变。因为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如果语音和语义之间的关系随意改变,人们的社会交际就无法正常进行,语言也就起不到交际工具的作用。

(3)渐变性

语言符号具有稳固性的特征,但语言符号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也会发生变化,只不过这种变化比较缓慢,一般要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

(4)两层性

语言符号系统分为音系和语法两个层面,在这两个层面上都有最小单位和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多级组织结构,这是语言系统最重要的特点,即语言系统的两层性。

(5)线条性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或称线性,是指说话时语言符号在时间上依次出现。即语言符号在言语中只能有时间上的前后相继的关系,而不能有空间上的上下相叠的关系。

总之,语言符号具有的特点反映了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最本质的区别,语言符号是人类特有的。

四、分析题

8. 请举例分析不同音高的产生机制以及音高在普通话语音中的作用。

【答案】(1)音高的产生机制

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快慢即指振动次数的多少,即“频率”。在一定时间内振动快,次数多,频率就高,声音也就高,反之则低。物体发音之所以有高低的区别,和它的大小、粗细、厚薄、长短、松紧有关。大的、粗的、厚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慢,频率低,声音低:反之则高。例如,口琴的高音簧片短而薄,低音簧片厚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