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吉林师范大学9031语言学基础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语音的自然属性

【答案】语音的自然属性是指语音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空气粒子的振动。包括:

①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具有生理属性;

②语音也是一种声音,发出后在介质中传播,具有物理属性;

③语音能为人感知、理解,具有心理属性。

2. 语素

【答案】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语素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划分出不同的类型。根据语音的数量可以划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例如,“马”是单音节语素,“葡萄”和“歇斯底里”是多音节语素。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为词根和词缀,例如,“石头”中“石”是词根,“头”是词缀。

二、简答题

3. 举例分析汉语和英语中表达“时”的语法手段。

【答案】(1)汉语表达中“时”的语法手段

汉语表达“时”的语法范畴主要采用词汇手段。“来着”、“了”、“过”表示过去时,如“四点的时候我正吃饭来着”、“他去了北京了”、“我去过天安门”。“着”表示进行时,如“我正吃着饭呢”。“将”表示将来时,如“他将回北京”。

(2)英语表达中“时”的语法手段

①附加

在词上附着表示不同语法意义的词尾。最常见的词形变化如英语动词worked 即是在work 后附加词尾一ed 表示过去时。

②内部屈折

通过词根内部的语音形式变化来构成语法形式,表示不同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手段。如元音代替sing/sang。

③异根

用不同的词根表示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意义,是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形式的语法手段。如,went 即是通过异根表示go 的过去时。

④零形式即词形变化的原形,不改变词的语音形式,但却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如,beat 通过零形式表示beat 的过去

4. 下面是汉语“差一点……”的一些例子:

A.

差一点打破了=差一点没打破

差一点离婚了=差一点没离婚

差一点打败了=差一点没打败

差一点淹死了=差一点没淹死

B.

差一点及格了≠差一点没及格

差一点中奖了≠差一点没中奖

差一点赶上了≠差点没赶上

差一点买着了≠差一点没买着

为什么人们在说A 和B 的句子时会表达出不同的意思?

【答案】A 和B 表达的意思不同,主要跟差一点后面所跟的词语跟说话人的期望是否一致有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都是说话人不希望发生的。无论(1)A 组当中“打破、离婚、打败、淹死”

“差一点”后面跟的是肯定形式还是否定形式,都是表示否定的意思。

,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说话人希望发生的,如果(2)B 组当中“及格、中奖、赶上、买着”

“差一点”后面跟的是肯定形式,就表示肯定的意思,如果差一点后面跟的是否定的形式,就表示否定的意思。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跟人们的语言习惯有关。有此语言是矛盾的,但是人们已经习惯了那种形式,也不会做出改变。像“打扫卫生”之类的词语。“差一点”后面跟的词语,如果是说话人不期待的,无论肯定否定形式都是表示否定的意思,更大程度上跟人们的心理有关。

5. 词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案】词义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

(1)概括性

一般的词是指整类事物或现象。例如“改革”便包括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文字改革等各种各样的改革。词义为了准确地表明这个词所表示的对象的范围,便须舍弃各种“改革”的具体的个别的特征,概括出对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

(2)模糊性

词义的模糊性是指词义的界限不清楚。它来源于词所指的事物边界不清。例如“中午”同“上午”“下午”之间便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词义的模糊性是客观事物连续性的反映。

(3)民族性

①不同的语言用什么词表示什么事情可以不同,就是说词义概括的对象可以不同。由此而产生了词义的民族性。例如汉语用哥哥、弟弟、姐姐、妹妹表示同一父母所生的子女,而英语只用brother , sister 来表示。

,虽然汉族②词义不仅在理性意义上有民族性,在附加色彩上也可以显示出民族性。如“狗”

人和英吉利民族对这种家畜都是喜爱的,但用于指人时汉语中大多是贬义的,而英语中则大多都没有贬义。

三、论述题

6. 举例分析语言演变过程中词语发生替换的原因。

【答案】词语的替换是词汇演变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的特点只是改变某类现实现象的名称,而现实现象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或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社会原因

核心词汇相对比较稳定,一般词汇的词语替换则比较频繁,它与社会的变化密切相关。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词语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而变化

社会生活的急剧改变、社会观念的改变都会引发语言出现相当数量的词语的替换。新中国成立以后,汉语中很多词语被认为是反映了旧社会的等级观念而改变犷说法。例如,司令官一司令员、百姓一人民、厨子一炊事员、车夫一司机、信差一邮递员、手民一排字员,等等。

②利用政治权利人为的改变例如,我国古代称三十年为一世,唐初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用“代”替换“世”。

③词语随着社会现象的消亡而消失

,随着封建社会的消亡,我国封建社会的官吏有朝廷发的“傣禄”(包括“棒米”和“傣银”)

这些词语也消失了。

④词语随着新的社会现象的产生而产生

例如,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卫星”“克隆”“丁克”等新词。

(2)不同语言间交流融合给词语带来的影响

词语替换还需要一个客观条件,这就是各族人民必须生活在同一地区,形成杂居的局面。如汉族在和少数民族的交流中,散居在数量上占优势的汉族人民中间的少数民族失去了自己语言的一些特征,包括一些词汇,而被优势语言所取代。这也是造成词语替换的原因。

(3)语言发展规律的作用

上古时期,汉语词语主要是以单音孽生法为主,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方法所产生的单音词,在交际中出现了不便。南朝以后,两个单音节词根的复合构词法成为了主流,因此,一些单音节词被双音节的词所替代,成为了交际的主体。

7. 汉语拼音方案中有三个声母可以不要,请解释原理,选择一种具体的归并方案,并说明归并后汉语拼音拼写规则要做哪些调整。

【答案】(1)声母主要由辅音构成。辅音的主要特点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要分别受到各种阻碍。因此可以说,声母发音的过程也就是气流受阻和克服阻碍的过程。声母的分类就是依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