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理工大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838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数字栅格地图
【答案】数字栅格地图是纸质地形图的数字化产品。每幅图经扫描、纠正、图幅处理及数据压缩处理后,形成在内容、几何精度和色彩上与地形图保持一致的栅格文件。
2. 地理数据和地理信息
【答案】(1)地理数据
地理数据是各种地理特征和地理现象间关系的符号化表示,包括空间位置数据、属性(特征)数据和时域特征数据三大部分。
(2)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空间分布、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信息,它是对表达地理特征和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及环境数据的解释。
3. 专题地图
【答案】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自然或社会现象中的某一种或几种要素,即集中表现某种主题内容的地图。
4. 拓扑
【答案】拓扑研究图形在保持连续状态下变形时的那些不变的性质。GIS 中的拓扑关系包括拓扑包含、拓扑邻接和拓扑关联三种。
5. 空间数据索引
【答案】空间数据索引是指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其中包含空间对象的概要信息。
6. 地理信息技术
【答案】地理信息技术由GIS 、REMOTE SENSING和GPS 所组成的、对地理要素、资源和环境进行信息采集、数据存储组织、管理、分析和决策支持的技术。
7. 时空数据库
【答案】时空数据库是存储、管理随时间变化,其空间位置和/或范围也发生变化的时空对象
的数据库系统,时空索引技术是时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8. 数据库管理系统
【答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操作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提供可被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调用的软件系统,支持可被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调用的数据库的建立、更新、查询和维护功能。
二、简答题
9. 如果两个作业小组各自从数字化仪上得到两张相邻图幅的地图数据在GIS 中不能准确对接该怎么办?
【答案】要将分幅的数据联系在一起,组成统一的数据文件,需要进行图幅数据边沿匹配处理。边沿匹配处理的任务包括以下几方面:
(1)识别和检索相邻图幅的数据
通过编号与分幅数字化的数据联系起来进行图幅的识别,再通过几何纠正和投影转换使两图实现坐标系一致。
(2)相邻图幅边界点坐标数据的匹配
相邻图幅边界点坐标数据的匹配采用追踪拼接法。符合以下条件即可拼接:
①相邻图幅边界两条线断或弧段的左右码各自相反或相同;
②相邻图幅同名边界点坐标在某一许可定值的范围内。
(3)相同属性多边形公共界限的删除
对数据库的数据作定向处理,包括数据属性的重新分类、空间图形的化简和图形特征的内插。
10.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的特征及主要优缺点。
【答案】(1)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的特征
①栅格数据的特征
栅格结构最显著的特点是属性明显,定位隐含,即数据直接记录属性的指针或属性本身,而所在位置则根据行列号转换为相应的坐标,也就是说定位是根据数据在数据集中的位置得到的。
②矢量数据的特征
矢量数据的特征是定位明显,属性隐含,其定位是根据坐标直接存储的,而属性则一般存于文件头或数据结构中某些特定的位置上,这种特点使得其图形运算的算法总体上比栅格数据结构复杂的多,有些甚至难以实现。
(2)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的主要优缺点
11.地球空间几何模型描述有哪几类?
【答案】(1)地球的自然表面
地球的自然表面是一个起伏不平十分不规则的表面包括海洋底部高山高原在内的固体地球表面。
(2)相对抽象的面
大地水准面是地球空间相对抽象的面。
(3)模型
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建立起来的地球椭球体模型。
(4)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在解决其他一些大地测量学问题时提出来的,如类地形面,准大地水准面,静态水平衡椭球体等。
12.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有哪些基本功能?
【答案】(1)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①数据采集、监测与编辑
主要用于获取数据,保证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在内容与空间上的完整性、数值逻辑一致性与正确性等。
②数据处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