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861经济管理学基础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引起长期总供给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
A. 技术进步
B. 人口增长
C. 储蓄增加
D. 资本存量增加
【答案】C
【解析】影响长期总供给的因素有人口增长、技术进步、资本存量增加等,一般来说,影响长期总供给的都是外生的因素,所以储蓄不影响长期总供给。
2. 古典模型与凯恩斯主义模型之间的一个重要不同在于,凯恩斯主义模型中,( )。
A. 供给创造它自己的需求,而在古典模型中,需求创造它自己的供给
B. 总需求的变化主要导致价格变动,而在古典模型中,导致就业的变动
C. 总需求的变化主要导致就业的变动,而在古典模型中,导致价格变动
D. 价格是部分可变的,而在古典模型中,价格是完全可变的
【答案】D
【解析】古典模型坚持萨伊定律,即供给创造需求,而凯恩斯主义模型则认为需求创造供给。古典模型认为 工资和价格能够迅速调整从而使市场出清,因而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的直线,需求变动只 会导致价格水平变动,对实际经济变量没有影响; 而凯恩斯模型则假定市场非出清及价格和工资刚性,故总供给 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总需求变动不仅影响价格水平也会对实际产出产生影响。
3. 扩张性则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
A. 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 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 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 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答案】A
【解析】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起刺激作用,从而能缓和经济萧条。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购买,或减少税收,因此政府债务将增加。
4. 凯恩斯认为在极端情形下,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 )。
A. 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大
B. 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小
C.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大
D.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小
【答案】C
【解析】在极端情形下,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人们认为债券价格很高,已经不可能再上升了,持有债券的风险很大,从而人们都希望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在这种情况下,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大,此时,即便继续增加货币供给,人们也不会去购买债券,从而利率不再下降。
二、论述题
5.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奠定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请概括地阐述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提示:你可以先画一个简要的图表,然后根据这一图表阐述凯恩斯经济理论的纲要)
【答案】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奠定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这一理论发表于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图对凯恩斯理论进行通俗化的概括和阐述。
图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
图所概括的凯恩斯经济理论纲要,包括以下几点:
(1)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
(2)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而小于1,因此,收入增加时,消费也增加。但在增加的收入中,用来增加消费的部分所占比例可能越来越小,用于增加储蓄部分所占比例可能越来越大。
(3)消费倾向比较稳定。因此,国民收入波动主要来自投资的变动。投资的增加或减少会通
过投资乘数引起国民收入的多倍增加或减少。投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有关。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而小于1,因此,投资乘数大于1。
(4)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与资本边际效率成正方向变动关系。
(5)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流动偏好是货币需求,由L 1和L 2组成,其中L 1来自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L 2来自投机动机。货币数量m 是货币供给,由满足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货币和满足投机动机的货币组成。
(6)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者说重置成本决定。
凯恩斯认为,形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由十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构成的总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消费需求不足是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即人们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来增加消费,而投资需求不足是由于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内递减。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必须发挥政府作用,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充分就业。由于存在“流动性陷阱”,因此货币政策效果有限,增加收入主要靠财政政策。
6. 最近国际石油涨价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请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其影响机制,并说明影响产生的实际过程。
【答案】(1)在AD-AS 模型中,石油等原材料的价格变化,会对经济中供给带来影响,称之为供给冲击。不利的供给冲击例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对经济产生短、中、长期的影响,下面通过图说明石油涨价对经济的影响机制。
图 石油涨价对经济的影响过程
如图所示,假设经济原来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均衡点为E 0。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导致AS 向左移动。石油价格上涨会对经济产生短、中、长期的影响。
①短期效应。石油涨价,对厂商而言,原材料价格的提高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卜升,则总供给曲线由AS 0上移到AS 1与AD 0交于E 1点,物价水平提高,社会总产量下降,同时由于在本期内名义工资不变,导致实际下资的下降。
②中期效应。本期结束后,在劳动力市场上,由于产出水平下降,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充分就业量,名义工资下降,物价随之下降,AS 1曲线向下移动到AS 2。而且只要存在y 对y 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