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30经济学原理之经济学原理(宏观分册)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内生增长理论
【答案】内生增长理论是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一种,它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内生增长理论用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差异,认为经济的长期增长依赖于储蓄率和其他因素,而不仅仅依赖于劳动力的增长率。其重要特征就是试图使增长率内生化。根据基本假定条件的差异可以将内生增长理论分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和垄断竟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按照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使稳定增长率内生化的两条基本途径就是:①将技术进步率内生化; ②如果可以被积累的生产要素有固定报酬,那么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使稳态增长率被要素的积累所影响。
2.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
【答案】(1)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MPC )指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其公式为:。按照凯恩斯的观点,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着一条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因此,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在0和1之间波动。作为二个基本心理规律之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被凯恩斯用来分析造成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原因。
(2)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ing, MPS )指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储蓄部分的比率,即。一般而言,边际储蓄倾向也在0和1之间波动。
(3)因为全部新增收入要么用来消费,要么用来储蓄,所以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之和恒为1,即MPC+MPS=1。
3. LM 曲线及古典区域
【答案】(1)LM 曲线是表示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水平与利率水平关系的一条曲线。在此水平上,货币需求恰好等于货币供给。由于收入水平越高,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就越高,均衡利率也越高,所以,LM 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2)经济学上把LM 曲线呈垂直状态的区域称为古典区域。LM 曲线的斜率受到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映程度h 的影响。当利率上升到很高时,h=0,LM 曲线的斜率k/h趋于无穷大,这时的LM 曲线是一段垂直线。这意味着,货币的投机需求等于0,人们手持的货币量都是交易需求量,货币需求L=L1=ky。也就是说货币需求量只与国民收入水平y 有关系。这符合“古典学派”的观点,因此称为古典区域。同时在这一区域,财政政策引起的IS 曲线变动只会引起利率变化而不会
带来收入变化,因此财政政策无效。
4. 奥肯定律
【答案】奥肯定律说明的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该定律是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研究上述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发现的一种规律,奥肯利用美国55个季度(从1947年第二季度到1960年第四季度)中失业率变化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资料,通过简单的回归方程,估算出反映两者变化之间关系的一个数值。奥肯定律的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 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奥肯定律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Y 为实际产出,Y f 为潜在产出,。u 实际失业率,u*为自然失业率,a 为大于零的参数。
奥肯定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实际GDP 必须保持与潜在GDP 同样快地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也就是说,GDP 必须不断增长才能保证失业率留在原地,如果想让失业率下降,实际GDP 的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 的增长。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奥肯定律所揭示的数量关系未必适用于所有国家,但它毕竟说明了经济增长与就业或失业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
二、论述题
5. 弗里德曼认为影响人们持有货币的因素来自于哪些方面?
【答案】1956年,弗里德曼发表了《货币数量论的重新表述》一文,奠定了现代货币数量说的基础。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论不是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物价问题的理论,而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现代货币数量论研究的是影响人们持有货币量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1)总财富。弗里德曼把货币看作人们持有财富的一种形式。个人所持有的货币量受其总财富的限制。总财富包括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持久收入”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期内能取得的平均收入,‘已区别于带有偶然性的即时性收入,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收入,由于“持久收入”易于计算,且具有稳定性,因而可以避免即时性收入受偶然因素影响而使货币需求函数出现不稳定的现象。
(2)财富构成。财富构成指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例。人力财富是指个人在将来获得收入的能力,即人的生产能力,又称为人力资本。非人力财富即物质资本,指生产资料及其他物质财富。人力财富要转化为现实的非人力财富,会受到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等因素的制约,所以在转化过程中,人们必须持有一定量的货币,以应付交易等需要。这一货币量的多少取决于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例。在就业困难时,人力财富所占比例较大,需持有的货币也较多。
(3)货币和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人们持有多少货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与其他资产收益大小的比较。在一般情况下,货币收益为零,而其他资产均有收益,其他资产收益率提高,则货币需求将减少,反之亦然。
(4)影响货币需求的其他因素。人们对货币的“嗜好”程度也会影响货币需求,如果人们把
,,货币看成“必需品”那么货币需求对收入的弹性等于1或小于1; 如果人们把货币看作“奢侈品”
则货币需求对收入的弹性就会大于l
此外,人们对未来经济稳定性的预期也会影响货币需求。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弗里德曼提出了如下货币需求函数
(1)
式(1)中,M 表示名义货币需求量; P 表示价格水平; r b 表示债券的预期收益率; r e 表示股票的预期收益;表示物价水平的预期变动率; w 表示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率; Y 表示货币收入; u 为其他随机因素。
弗里德曼认为,上述货币需求函数是p 和Y 的一阶齐次函数,若p 和Y 发生变化,则货币需求将同比例变化。函数两边同时除以p ,则得到实际货币需求函数:
从该式中可看出,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由实际变量决定,不受名义价值的影响。如果在式(1)两边同时除以y ,则可得到:
即:
其中v 是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此式与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方程式M=kPy,十分相似。弗里德曼对现代货币数量说的表述及其所提出的货币需求函数是对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贡献。
6. 推导新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答案】新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可以从图推导出来。